1319821285-64541314_n.jpg

《人類大歷史》中講述說,智人這一支人種為什麼擊敗其他的人種,以及我們為什麼能跟其他生物不同。裡面講述一個核心的關鍵,就是「對語言的想像」。

例如,其他物種看到有一群牛,其他的人種只會說那裏有牛,而智人則是說,那裏有一群牛,你到前面去圍住它們,我在後面圍住它們,最後牛群一起平分。這種想像的語言,大大強化了語言的畫面,並從未來的時間點來反推現在的行為動機。

換句話說,人類從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所有的發展與進步,都是來自於共同的想像。也就是所謂的「想像共同體」

這種概念是自下而上的共同體,在所有人的上一層架構出更大的想像體,例如民族、國家或者信仰,讓所有人因為這種共同而驅動個人的行為。

當我們把這種概念對應導團隊來看,也就是,什麼是我們的使命、願景與價值觀,透過這些型塑出屬於團隊的共同想像。

這種共同想像對於團隊的創始人來說,是一種加成的效果,他能不斷的強化最初的核心願景,當走偏離的時候能夠不斷的導正。就像是星巴克執行長霍華舒茲在2008年重回星巴克導正企業文化的共同信仰,或者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再次回到蘋果公司,捨棄掉眾多的產品,重新回到簡單的設計思路。

從古到今,共同的想像,對於團隊來講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發展快速的環境中,最初的核心是否面臨導要調整,是否有彈性的發展,而不是受限。究竟什麼是能變的?什麼不能變?這些變動要素不理解,在時間維度的放大後,問題也將一一的浮現。

接下來,透過排除團隊願景,還有哪些事會造成團隊發展阻礙的原因?以及解決之道。

Smart Tribes How Teams Become Brilliant Together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1.png

有過痛苦,才懂得世間之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因為真正體會過,才能理解世人的苦。

在燈紅柳綠的絢爛場所,你為什麼買醉?你又為了什麼而堅持?那個一直讓你放不下的回憶,在心中盤旋了多久。曾有過的瘋狂、偏執與堅持,當我們洗盡鉛華後,所剩下的純粹,就只為期盼另一種的旋律。

如同帕格尼尼的音樂,有著惡魔一般的技巧,快速滑音、左手播弦,以及極具戲劇的強弱運弓。當所有高超技巧同時應用在一首樂曲中,這種感受,將會變成一種純粹的感動。透過音樂的純粹,可以不用像浮士德一樣出賣靈魂,就能找到那最真的感動。

如何透過人腦的潛意識,讓回憶的旋律烙印在心,或者說在無意識的情況下使我們走向所不知道的知道。

行銷 意識 運營 傳播
共 1,993字 | 閱讀時間 3 分鐘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偶然聽到一首沒聽過的歌,跟著哼了幾下,然後忘了。過一段時間,又聽到了,覺得好像在哪聽過。這時如果有人和你說,他也在聽這首歌。你可能就會去上網搜尋一下歌名,看看是誰唱的,然後可能就喜歡上了這首歌。

潛意識是人們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
前意識,是我們還模模糊糊的時候。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dea.jpg

經濟學裡有一項基本理論說,如果你想獲得某項稀缺又寶貴的東西,就需要提供同樣稀缺而寶貴的東西作為交換,這就是經濟學上最基本的供給與需求理論。

如同我們想要找一份偉大的事業包含了,有興趣與熱情,又能擁有對未來的發展。這種思維的出發,背後的邏輯是「這世界能給我什麼?」

用這種思維找到的工作入職場時,當碰到挫折或者麻煩的任務,都會讓你應付不過來。在長時間的不滿下,會讓人不切實際的幻想還有更好的工作。如此反覆後會發現自己能麼都沒有獲得。

相反的,當我們換個方向來思考從「這世界能給我什麼?」轉變成「我能給這世界帶來什麼?」你所產生的行為、態度以及碰到問題的時候,將會用「還能有什麼方法」來解決。

這種思維方式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更廣泛的視野與格局來檢視說,我能為這世界做出什麼貢獻?你就會不斷努力,去創造出屬於個人的價值與優勢。

可以說,沒有人欠你一份好工作,所有的結果都是努力去爭取,而且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總結來講,不是因為興趣和熱情產生一份位大的事業,而是因為不斷努力,克服困難,超越自我,在不斷執行的過程中最終產生了熱情與興趣。

從手心向上的索求到手心向下的提供價值,對應到經濟學的供需理論中,會隨著時間的拉長,產生出完全不同兩條道路。這一切源自於,我能為這世界提供什麼?

同樣對於問題本身會產生出不同的結果,問題導向與答案導向的題問方式,對於管理者來說是項能幫助問題與解答的釐清,接著如何從傾聽到問題來做解構。

The Solution Tango: Seven Simple Steps to Solutions in Management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tr47b6t-cropped-1.jpg

《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一段話說「貨幣是被鑄造出來的自由」。
因為貨幣的出現,讓我們可以用貨幣的數量,透過交易,得到我們所想獲得的。不僅能購買有形的物品,同時,也能換來更高階層的象徵。

例如愛馬仕有一款非常出名的包,那就是柏金包。柏金包的價格主要由製作這個包包的動物皮的稀有程度決定,從牛皮、蜥蜴皮、鱷魚皮等。

一款入門的柏金包價格7000美元,有的更是高達30萬美元。為什麼同樣都是包包,卻有如此大的差異。如果從手工製作、材料的成本整個計算下來,大約800美元。換句話說,愛馬仕做的至少是十倍的生意。

其實,愛馬仕的柏金包,不像LV、Gucci的包上,都有它們的品牌名稱。一般人是無法識別的,只有內行的人才知道這個包包的價格。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人購買?

這就必須從富人的角度來探討,富人基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暴發戶;另一種是貴族。

暴發戶為了和普通人區分起來,會不斷用有錢的識別品來凸顯。相對於貴族而言,他們根本不在乎普通人怎麼看,只要屬於他們階層的人知道就好。可以說,暴發戶是在想普通人炫耀,貴族則是像內行證明。

這就解釋,即使在同一品牌內,愈是低端的類別,商標就愈顯眼。例如愈便宜的LV包,LV兩個字母就愈顯眼。奔馳愈是低端的系列,車上標示就愈大。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68769969.jpg

新的一年,我們最常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規劃這一年的計劃。但是,過去其實沒有結束,你所積累的東西,依然在不斷的增加。

英文中的一月“January”是來自羅馬神話裡雙面神的名字。
這個神有兩張臉。一面看著過去,一面看著未來。他認為一月份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看過去與未來。

有多少人會拿出去年的計畫來回顧,去年該做的事情、計畫、那些完成?那些沒完成?那些超過原本設定的目標?哪些事可以做得更好的?

如果沒有真正理解清楚過去那些好、那些不好?未來的情況,也會有著相似的情況不斷的重演。

如同我們總是希望透過同樣的方式、想法來達到不同的結果。
有時候,我們不光是要思考我們要做什麼,更是要思考不做什麼。

同樣對於領導轉型的過程,領導力的成熟度,將會決定領導者帶領團隊的走向,其中就包含了長期性戰略眼光的判斷、格局視野的整體性,以及對於領導者授權的態度。

這些所有的成熟領導技能,必須靠自己去獲取。能夠把握時機、準確判斷,並且掌握訊息的來源。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c7bce0-173f-11e6-9713-bb3564ca7777_-u-o-I-v-n-n-o-I-A-H-V-F.jpg

柯林斯在《從A到A+》中提出了一個概念,那就是在這些對照組中的卓越企業。會從幾個面向來出發:

第一,第五級領導人
第二,找對的人
第三,面對殘酷現實
第四,刺蝟概念
第五,強調紀律的文化

這廂面向對於組織來說,把上述的論點,變成了問題,就會呈現出另一種面向的思考:

第一,我們的領導者是否符合第五級領導?我們組織的團隊中什麼時候需要第五級領導的出現?面對第五級領導的風格,我們會呈現出什麼樣的轉變?

第二,我們組織中是否發揮每個人的能力?對於個人來講,什麼樣的面向是我們重視的(能力、特質、性格等)?當組織出現不適任的人才時,我們應該怎麼面對?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1459492023159.jpg

用公平的方式,對待所有的不公平,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1998年,克倫‧阿道夫為了研究孩子是如何學習走路的,實際的觀察28位孩童。她所採用的方式不是一般的平均指標來檢視,而是藉由單一個體來做研究。換句話說,把每個孩子都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並在一旁觀察孩子的成長過程。

最後研究結果發現,這28位孩子從爬行到學會走路,總共有25種的成長模式,可以說每個孩子的過程都不一樣,有的很快地就學會如何爬,到走路,有的在途中還出現倒退成長的跡象,有的則是要過一些過程直接學會走路。

這項研究結果大大的證實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所謂的一致性的標準,不是說從1到10,就一定會經過中間所有的整數。有的孩子可能會直接跳過,有的可能是倒著走。但最終都一定會達到的成果。

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究竟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沒有所謂的標準呢?真的是要在每個人生不同的時間、地點,達成某件成就,才代表我們正常嗎?

世上每一個人都不一樣,即使馬雲、馬化騰把他們畢生的精華都傳授給我們,我們也造不出另一個阿里巴巴以及騰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遇,一代人有一代人背後的辛苦。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試圖把過往走過的經驗標準,框住在不同人的身上時,並不會產生出我們所想像的結果。

世界在變化、環境在變化、社會認知在不斷的升級、改變,當我們說出「一定是這樣」、「這件事不可能的時候」其實都已經把我們給框住在自己的井底。

標準,是可以給我們在一定的社會認知基礎上來作判別,但是,往往我們為了節省時間、力氣氣辨別背後更多的可能時,所拋棄的就是每個人背後的潛力與特質。

如果說,在同一既定的標準下,無法凸顯出個人,能夠做的就是從不同維度來做出發,並且在這項領域跨界到另一項領域,才能夠用另一種方式來呈現出個人位被看見的可能性。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balance-excellent-maker-Baochun-Wu-2.jpg

一分夢想,萬分努力,唯勤而已。
這句話也體現了,吳寶春的一段生命歷程,在《柔軟成就不凡》書中講述了,從赤貧鄉下的孩子到後來出外打拚,與之後在生命中遇見的許多貴人,讓吳寶春邁向了一條屬於他志業的方向。

其中最讓我印想深刻的一段在2008年,從代表台灣首次參加世界麵包大賽的過程。面臨著外界的不支持,與內心裡承受的巨大壓力。可以說走向崩潰的邊緣。

但是,每當遇到這種困難與挫折時,她都還是會想起,當初為什麼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原因,那就是在小時候,十二歲喪父,整個家裡的生計全部由媽媽來承擔,也因此家裡赤貧,曾經為了中午吃飯所帶的便當只有白飯,而躲到其他地方吃,而不願讓其他人看到。寶春也知道,因為有一位偉大的母親不辭辛勞,讓他們家可以繼續生活下去,於是立下「一定要成功」的心願。
  
直到母親離世,才慢慢開始知道原來媽媽一直是吳寶春努力向前的動力。因為媽媽溫暖的鼓勵叮嚀,讓他度過挫折低潮,收起眼淚面對一次次的挑戰。

沒有過人的天賦、沒有優越的背景,他有的只是,比挫折更柔軟低伏的身段,比困難更堅毅不變的努力。

有時候,讓我們成功的事情,也可能是讓我們被侷限的事情。但是,能夠持續不斷成功,往往都是那些不被成功所束縛,或者沒有過人天賦與背景的人。

例如,個人電腦的時候,戴爾電腦成功,歸功於他的直銷商業模式,快速的擴展市場佔有。相對的,在移動互聯的時代,從個人電腦轉向移動裝置,這時,因為過去的商業模式成功,反而無法捨棄,導致再移動互聯的時代無法再造顛峰。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p63538493_1458025971943_3.jpeg

人們常說,要追隨自己的興趣做事,才能發揮個人的天賦。
但是,事實真的是因為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才導致成功,還是興趣只是成功後附帶的結果。

我在讀到《優秀到不能被忽視》之後,前者的認知再次被顛覆,或者說,在既有的認知框架中又被打破。

首先,就必須先了解,究竟「追求自己興趣」這件事情源自於何處,書中就講到,這個概念是源自於1970年所出版的《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裡面講到在面臨職業變動時,該具備什麼樣的想法。其中,就包含了「要理解自己喜歡做什麼,然後找到一個需要像你這人的地方」

最終這個想法被演繹成:「你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為什麼不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呢?」這本書算是幫助嬰兒潮世代,接受興趣為中心的職業思想。直到現在,他們將這些經驗傳給了他們的孩子。

例如賈伯斯在史丹佛演講中就提到:「生命短暫,不要浪費時間過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不要受教條所限,照著他人的想法過日子;不要讓他人的意見蓋過自己的心聲、想法和直覺。你的內心早已明白自己未來的方向,其他人的想法都只是次要的參考意見。」這就體現出生命應當找尋自己所熱愛或有興趣的事情來做。

可是,當我們把自己的興趣變成一種工作時,就會完全變了調。在這必須提到另外一個概念,那就是所謂的工作、職業與天職這三者之間的差別。

一般來講,只是為了生存而做事,那就只能稱為工作;然而,什麼是職業,就是當我們把一件事情做到精、熟練,知道各項細節可能會發生的可能情況,可以說這個人在這方面已經是個職業水平的人;到了天職,就是所謂的命中注定,生命就是從這件事情來創造價值。

三種層次,對應到我們生活中,就可以發現,在頂層的永遠只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都只是在工作層級徘徊,最多晉升到執業的水平,更難達到天職的地步。是什麼樣的原因,使人們可以從工作的層級到天職,之間的關鍵會是什麼?也就是說,興趣,真的能引導我們朝向天職嗎?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1280_bef1a11d6298dde6_o.jpg

時間一直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

緣如冰,握在手中的冰塊,你不放,它也會慢慢融化,以為手裡有,卻什麼也沒有-《擺渡人》。就像時間,一直以為能夠掌控,其實卻也什麼都抓不住。

電影《死期大公開》中,就講述當人們都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可以活在這世上時,我們所有的想法、行為都將由內而外來探究生命的意義。

相反的,當我們忽略的時間價值的衡量,所產生出的行為都將認為「會一直這樣」來做規劃。沒有盡頭,只有我們選擇所想的出發,這時外界環境反而會制衡我們的初始方向。

例如,為什麼有的人工作三年就可以獲得10年的經驗,不是因為不斷的加班做事。而是一種思考方式的轉變。就是說,10年的經驗,究竟意味著什麼。是能快速解決問題、找到更好的辦法,還是習得更有效的技能來完成事情。不同的出發點,將會決定時間的使用價值。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提出的黃金圈思維就可以解釋思維方式的不同,對呈現的結果會有什麼影響。可以說,初心才是最重要的關鍵,當初心有了,才使選擇上的判斷,任何路口,都將通往不一樣的結局。如同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有效的管理者,不是在於把事情做好,而是在於選擇對的事情來做。」

當方向契合初心,才能把力量集中在上面,這也就呼應到第三圈的意涵,把事情做到極致比起做到全面來得好。

那麼,當我們知道初始邏輯的順序後,接下來要怎麼讓這些時間創造價值。《異數》書中提到一個非常經典的概念,那就是要成為一個高手,就必須要花上一萬個小時才能達到頂尖的水平。

但是,僅僅知道把時間投放在上面,就真的能夠成為卓越嗎?如果簡單的動作重複做真的需要一萬小時嗎?有沒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還是我們所認為投入時間就一定有結果?對於不同的專業,有的時間投入與產出,是呈現指數級發展,有的則是對數級發展。我們怎麼找到好的初心,首先,就必須先理解時間投入上可能會產生那些誤區,以及如何應對。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221211.jpg

猶太諺語中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並不是只思考不好,思考本身會讓我們學習到許多,但是,如果只有思考,而忽略了思考的本質時。將會使我們產生不出所以。

例如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裡提到一段話說:「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裏。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換句話說,當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的生命剩下多少時間時,我們的所有行為舉動將有所不同。可以說,當我們愈多的思考就會涉及到更多不同的事物,同時也向真理愈接近。這也就是思維不斷在進步,人的行為與產出將會有所不同。

當分層的社會結構,會因為接觸不同的事物,對真理的價值也就會趨向不同的想法。例如在《2016ICT》數據報告中就說顯示幾項資料,在2016年底全球互聯網用戶數量將達到34.6億,但總體數據來講是呈現放緩,主要原因是新興市場趨向飽和,其中在亞太地區從2014年的35%,降至2015年23%。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路用戶的使用率已達92.5%,手機購物和手機支付規模也達到4.01億,以及其他地區的使用量顯示,互聯網的趨勢將進入到下一階段。

可以這麼說,現在網路用戶已經很熟悉,以及知道現在各種商家在網路上的各種應用手法,所以會逐漸讓大眾化社群進一步分化成小社群,或者說,是個性化社群,而每一個社群中將會以各種核心思想或是真理作為凝聚號召。

企業面對個性化社群,就必須強化子品項的功用,讓每個品項發揮其個思想,並進一步推升品牌的價值。如何定位子品項,以及確保子品項的成功讓品牌效益能夠持續發酵。

 

Aaker on BRANDING (20 Principles That Drive Success)
行銷 品牌 品項 創新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arning.jpg

179【高智能團隊】高效能組織要素與效能驅動

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中提及的學習型組織,目的在於,創造組織能夠不斷適應外界環境變化時,透過自身的不斷學習、調整與改變,讓組織保持著對外界的同步,並且讓內部組織不斷的自我更新。

這種學習型組織在變化快速的產業、領域,或者說在各個層面來講都非常重要。因為只有不斷保持自我更新的認知與視野,才能夠適應多變與複雜的環境變遷。

相對於團隊發展的極限,其實,就是組織成長、學習的速度,單一穩定的發展,對組織長久來看是符合最大效率的發揮。

但是,當不確定的因素突然出現時,就會讓整個機制頓時喪失功效。就如同黑天鵝事件的發生,往往是在我們無法預測的情況下,所產生的事件,要對突發事件做好應對的機制,組織的自我升級與改變的速度與效率,就會是未來組織是否能持續勝出的關鍵。

同樣是在組織的定位上來講,不同的組織在學習上都會有不同的偏向與價值取向,如何使步伐一致,創造長久、持續性的轉變。

《哈佛商業評論》中就提到從過去的人才管理來看,起初奇異的企業考核制度,讓優秀人才留下,淘汰不必要的人才,反而是強化的組織內部競爭。但到近幾年各組織開始揚棄排名制度與專注個人責任的考核制,從三個面向來做為出發:

1.重新回到培養人才上
2.靈活性的必要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fluence-main.png

當你周遭的環境,周遭的人也是平庸的話,那麼潛移默化的過程裡,你也許會慢慢淪入平庸。

一個人想平庸,阻攔者很少;一個人想出眾,阻攔者很多。
不少平庸者與周圍人關係融洽,不少出眾者與周圍人關係緊張。 ”

從求學過程來看,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在平庸的環境裡,他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雖然這個年輕人,可能屬於這個環境裡的佼佼者,可到了大社會這個環境呢?還能是佼佼者嗎?

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你不要局限於自己潛力的發揮,更不要怕制定更高標準的目標。

如果每件事情你都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較低的標準,於是你會發現你完成這個目標竟如此容易,這個時候你的心裡會得到極大滿足,並且你會為自己沾沾自喜。久而久之,你會為滿足於完成這種低目標低層次的快感。

同樣對於培訓的效益來看,如果只是停留在解決表面問題,而忽略的去找答案的系統過程,最終的成效將只會解決一個點,而不是全面性。該如何用創新的培訓技術與資源來從問題的過程,轉變為對未來整體的答案。

CREATIVE TRAINING TECHNIQUES HANDBOOK
學習 培訓 設計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olution-000048388112_Medium.jpg

過程與結果,並非對立面。真正的關係是,結果其實是過程的呈現。沒有結果的過程,還會是過程嗎?

如果一昧的強調過程更重要,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是逃避的表現。反思我們自己的人生到現在為什麼還渾渾噩噩,就是因為遇到困難總是想要避開,繞過去。

當我們以終為始,以結果為導向的時候,所遭遇到的困難,只不過是過程中的不順利,也許這些困難可能是幫助我們達到結果的一種方式,即使是順利也要懂得是運氣造就了這樣的結果。如同沒有經歷過冬天的寒冷,怎麼會知道春天的溫暖。

然而,遇到困難不去解決,其實是因為擔心這會跳脫出既有的認知框架,或者說,是另外一種改變。但是,人們並不是害怕改變,而是改變之後,所帶來不確定性,讓我們畏懼改變。

就像到達成功,從這一點到另一個點,永遠不會是單一一條的路線。反過來講,當標準、固定、制式化成為了習慣,改變,與會使我們產生更大的恐懼。

從思考模式來看,會區分成兩種類型:

第一,問題型
第二,答案型

放在時間的維度來講,一個是放眼過去,而另一個則是放眼未來。兩種不同的出發點,將會取決於你的執行力,以及產出的結果。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omantic-relationship.jpg

在爭吵的過程中,伴侶對你說自私,而你也為自己辯駁,那就表示在你內心深處也一定相信自己是個自私的人。

克里斯多福在《親密關係:通往靈魂之橋》中探討衝突在親密關係中,分析了各種親密關係的過程,當雙方在發生衝突時,如何發生的,以及該如何化解,做一系列的分析與探討,解釋出,當親密關係中的衝突發生時,我們可以怎麼去化解。

書中在開始提到,在親密關係中有四個階段:絢麗、幻滅、內省、啟示。

絢麗代表蜜月期;幻滅表示看到對方的缺點,內心產生遺憾;到了內省時,會覺得對方缺點愈來愈多,同時也從自己反省問題,正視自己。

最後在啟示階段,兩個人接受自己的不足,共同成長。可以發現到除了最初的蜜月期,其他階段是非常容易遇到衝突,也非常見到衝突發生的過程。

這種衝突包含了主動公開表達憤怒,或者冷戰的逃避,以及被動接受攻擊,讓一受害,這對親密關係來說是非常大的傷害。

但是,當衝突發生的時候,又該如何有效化解衝突,書中就介紹了兩種方法:放下立場、跟學會接受自己的陰影。

放下立場不只是單一方的選擇,而是雙方共同達成一個新的共識,就如《第三選擇》書中提到,問題的解決不是對或錯、可以或不可,的二元選擇,而是跳脫框架,用另一種方式來達到新的平衡狀態。當接受與被接受都能從新的面向來看待問題或解決問題的時候,才能使衝突化解或轉化成另一種動力。

第二,接受自己的陰影面,這就必須分析,雙方在爭吵的過程中,究竟是什麼特質讓自己抓狂,進而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來想,為什麼他會這麼做。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avel.jpg

拉威爾是法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享譽世界的配樂大師。我們最熟知的就是他於1928年創作的《波麗露》(Boléro)。

這首西班牙風格的舞曲通過音色不斷的變化,保持旋律不變,以鈴鼓的節奏型貫穿全曲。

在歌曲裡可以發現到,它不能以抑揚頓挫來形容,而是一種層層遞進,旋律愈來愈激昂,由弱小走向強大的過程。

如同滾雪球一般,從單一的樂器慢慢加上更多的樂器,愈滾愈大,當愈到後面樂器愈多,而且演奏的速度也愈來愈快規模也愈來愈大。

同樣在生命的成長,從幼兒、孩童、年少、青年,隨著時間和精力的磨練,從而不斷開闊對這世界的認知,並拓展出生命中的各種價值與型態。這對於領導發展的過程上來看,從個人的自我管理到一線經理,再到部門總監,隨著職位的提升,所展現出來的領導技能、工作理念都將不斷的往上疊加。

這種不斷提升個人能力、思維認知的轉變,會因為缺乏能力,而為了成就更好的表現,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將會決定領導發展的路上,能否跟得上相對應的需求。

THE Leadership Pipeline
領導 階段 發展
共計 2,637字 | 建議閱讀時間 3 分鐘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5237128_1280x720.jpg

也許會 有一天 世界真的有終點 也要和你舉起回憶釀的甜 和你再乾一杯《五月天 乾杯》

你希望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如果隨波逐流,那麼時間,就會是從你的朋友變成你的敵人。

站在多長的時間維度考慮問題,將決定了你的人生。例如,對每個家庭來說,培養孩子必然是一個長達二十幾年的過程。最終的目標,就是希望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

可實際上是,在學校裡被無數的考試中,讓孩子的時間被每一次小測驗、大測驗分割成一塊一塊的。就會產生一件事情,那就是孩子和家長,每天只是忙著通過那一道道的關卡,最後喪失了對時間感覺,也就使認知變成了隨波逐流

但是,為什麼還是會有人即使成績平平,表現不怎麼突出,但最後卻能異軍突起。其背後的差異就在於,他們後來的發展,或者是能用更長遠的時間維度來考慮。

換句話說,教育的本質,是一個認知問題。《時間的長河》裡作者克魯澤曾說:「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在離開人世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生命對他們來說是如此珍貴與意義非凡的出現。」

如果你是家長,你要考慮的是,孩子的一生,不應被任何框架所限制住,我們認為的不可能,那是因為我們用我們認知世界的觀點,但對孩子來說,這一切,都還有無限的可能。對於時間的教育是,如何讓它變成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敵人,幫助孩子能用更長遠的時間來看現在所做的事情。

當孩子,或者是我們自己認知到,時間對我們來講,不再是一種負擔時,那時你才是真正的掌握著你的生命。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36115b639525.jpg

《無間道》裡有句話來自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同時,反應出現在互聯網應用下,要能持續穩定的發展,勢必要有所犧牲才能換得一點點的回報,或者說連回報都不會有。不管是網紅、自媒體、IP等各品牌的發展,在互聯網加持下,必然創造出更加激烈的市場上競爭,而這種競爭是在打破行業與行業、職業與職業、個人與企業之間的模糊化下將會更為嚴峻。

對於2016年的互聯網發展來看,用戶的流量將只聚焦在頭部的平台或應用,這將使得在相同領域的互聯網品牌不是合併壯大,就是被頭部品牌給擠掉市場。例如,滴滴和uber、美團跟大眾、騰訊與優酷的合併,都不斷強調頭部效應的重要性,不做到第一沒有人會記得。這也是為什麼即使麥當勞已經是這領域的頭部品牌,為什麼還需要不斷的推出廣告,就是因為繼續在用戶的心理留住品牌的地位。

在2004年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長尾理論時,Google、亞馬遜、維基百科、Netflix等,企業都朝向小眾發展把長尾市場忽略的部分做到滿。但隨著時間的來看,這些企業卻都發現長尾並不能支撐起企業未來的發展,而真正取得重要的發展契機,往往來自於那幾的重要的事件。

同樣會體現在共享經濟的狀態下發生。共享只是種過渡期,最後市場機制會讓使共享趨向專業化,或者說,沒有一項專業手藝的內容生產,以及無法創造頭部的精品,必然無法有足夠的市場來撐住未來更長遠的發展。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當互聯網使得我們能夠獲取大量的資訊時,用戶的選擇就變成一種困難。另一方面,各項資訊所佔用的將從內容注意,轉化為對時間成本的注意。

與此同時,當用戶的消費認知也開始出現了轉變,過去,我們常以為互聯網給一切的資訊都是免費的,但隨著用戶對時間成本的重視,加上對於需求的選擇過於雜亂,為了節省時間,付費就必然成為一種趨向。

付費就代表著用戶的認可,以及替用戶節省時間的上的解決方式,對於社群的積累也成了一種加成的效果。但是,面對當用戶付費成為必然,如果沒有讓付費項目成為頭部精品,用戶根本不會去使用。

付費、服務、碎片、高頻、頭部精品、時間效益以及認知升級將會是另一波市場的區分優劣品牌的影響。

同樣是組織品牌,當面臨這些挑戰時,品牌如果不持續創新,塑造出新的品牌文化,就難以在用戶心理烙印下痕跡。如何找出品牌延伸與創新的要素,就需要先理解品牌差異化的過程與塑造來理解。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4916ee6e81065c8333e6546184af512eee37bbe_2880x1620.jpg

在《先問,為什麼?》作者賽門.西奈克 (Simon Sinek)在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黃金圈。黃金圈被分為三個層次,最內層就是Why「為什麼?」、接著就是第二層How「怎麼做?」、最後外層則是What「做什麼?」

由內而外的將會趨使我們從核心的角度出發,可以說,把事做好,跟把事情做對這是兩種不同的結果。

對於做一件事情時,沒有從最初的為什麼做這件事情的角度出發,就容易走偏方向。

就如同《高績效教練》中有提到一個故事,當時有一個網球隊缺少了網球教練,於是有就從滑雪教練掉過去教這些網球隊,最後訓練的結果比原先網球教練教的還要好。

這是因為他們自己不會所以不能下具體命令,只能單純的描述隊員不規範的動作是什麼樣,以及給予及時反饋。就因為這種即時的提醒,選手自己的動作和動作達成的效果增加一份察覺。在這之間教練指使用了一個核心就是及時給予反饋。

只有當掌握了,做事的效率與正確的方向,才能夠發揮更佳的效果。同樣對於組織來說,如何強化組織的效能,那些核心要素是我們要掌握,以及該怎麼使這些要素發揮影響力,就是組織成敗的關鍵點。


Smart Tribes How Teams Become Brilliant Together
領導 組織 變革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ntract.jpg

當企業與個人的邊界愈來愈模糊,終身雇用制度將會逐漸被替換掉,勞資雙方將會以合同任期方式的轉化,來強化人力資本的市場,同時,企業或組織的淘汰率將會大幅度的上升,如同達爾文在1859年的《物種起源》中提到,「不是最大或最強的生存下去,而是最適應環境的生物。」,換句話說,當市場逐漸趨向跨界領域的顛覆,過往企業使個體轉變成更靈活的互利群體,將會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而被逐漸的淘汰掉。

這時就會出現一個關鍵議題,那就是人力資本的釋放,也就是勞資雙方成為對等,當雙方達成共同協議,為組織成長提供價值,替個人發展提供環境,讓勞資成為一種互利共存的聯盟關係。這種趨勢已經在全球頂尖企業,例如Google、DANONE、百度、ARCA、talkspirit、SAFRAN等創新型企業的實踐。

這種勞資雙方的合作關係,能否永續的建立關係,就會是企業發展持續性的關鍵,例如,Linkedin、特斯拉、YouTube、Yammer、SpaceX,這些企業的創始人都來自PayPal。

而這些企業都有一項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員工在完成任務之後,還能存在的合作關係,即使離職後依然保持著。例如,linkedin現在有118000個公司社群,涵蓋百分之九十八的財富500強企業。

這也是為什麼linkedin可以在市場上,可以跨領域、跨企業的找尋合適的人才,因為這種聯盟的關係來持續維持著。不僅可以讓前員工推薦的客戶,也可以是你的品牌大使。

但對於前員工聯盟的關係中,還是有必要作篩選與評估,解決掉存在糾紛與法律道德的員工,並且如何有效建立關係與期望的相關受益。當企業能夠建構出相對應的系統,就能夠在離職面談中,與員工鞏固終身的聯盟關係,


THE ALLIANCE
領導 經營 團隊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D-talk-2016.jpg

演講時,如果你會緊張,不要試著把這種感覺消除掉,而是要與焦慮相處。

在《跟TED學表達》中有提到一個好的演講需要包含好的主題、組織內容及話語的講述。其中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演講所帶來的恐懼是永遠無法消除的。

既然無法消除,那就可以不必去消除它,相反的,焦慮是我們面對壓力時的自然反應,它能促進人體釋放腎上腺素,使得改善我們的身體和心理的表現。

就像我們做運動前都需要暖身,是同樣的道理。這是在幫助我們身體充滿能量,以面對接下來的過程。

雖然焦慮和恐懼會真實的存在,為了避免這些干擾我們上台,所以你必須要用自信來控制它們,而唯一克服的方法,也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

另外,再好的分享中,還必須要知道怎麼呈現才能使分享的效益卓越。接下來針對呈現技巧與溝通上來做細部的解析。

CREATIVE TRAINING TECHNIQUES HANDBOOK
學習 培訓 設計
共計 1,665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N-BY029_att_M_20161212171301.jpg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強調社會經濟的基礎,在於社會分工的細緻化,就如同在1929年美國經濟蕭條的羅斯福新政、或是一戰後期德國政府的措施,都是讓人民有機會得到工作,所以才會有大量的公共工程,或者一個職位的人力突然變成兩到三人的需求。藉由職務上再細分,創造更多的單點職位。

但隨著市場經濟的運作,需求面向的產出得不到相對應需求量,就會逐漸萎縮,或者消失。面對這問題,單一技能的精細化磨練,還是要多元化的應用技能能力,才能夠符合時代所需?

上個世紀,AT&T在美國建立了電報和電話業的基礎設施,使整個企業輝煌一時
。但隨著科技快速變遷,同樣面臨到跟科技業同樣的問題:自家的傳統主力業務很快成為了過去式。

隨著電信業的重心,從電纜與硬體轉向網際網路與雲端,AT&T必須作出轉型,並自我改造。

這項改造工程,就必須為AT&T的28萬名員工,讓他們接受另一個時代的教育與基本訓練。這時碰到的問題是,要如何在平均年資12年,扣除掉客服中心的人員,更是高達22年。面對組織能力老舊,無法因應新時代所需技能的人才,就無法成功的轉型到新的業務領域。

其實,不只AT&T一家,在許多研究發現,有39%的大型企業的高階主管表示,很難或者是無法為公司找到適合的人才。但AT&T的第一步,就是對年資豐富,並且人數眾多的員工進行再教育。

6a0115714871cc970c01bb078bd2d0970d.jpg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rm.jpg

領導就像藝術,沒有所謂的最好,只有最適合於你的。同樣培育新任領導時,最大的忌諱,就是用我們以為好的領導方式框住對方。因為,你永遠無法預測,人們的行為以及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你這一生中,你所擁有最珍貴的資本是什麼?

《麥田捕手》的作者沙林傑(J. D. Salinger)曾說過一句話:「不成熟的人為理想可能犧牲自己,而成熟的人為了理想可以卑賤地活著。」凡是一切,皆有成本。

這些成本的代價,就來自於我們的選擇,當我們怎麼選擇時,就也代表著我們將如何把我們的生命投入在哪。

生命的投入,就是時間的投入。當人一生的時間有限,怎麼分配就會有不同的結局。可以說,一個人最重要的資本就是時間,你可以用時間增進自己的能力、累積財富、名聲和地位,但這些前提都必須消耗時間。

如果你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做,或者是為了理想而白白耗費精力,就如同不成熟的人為理想而犧牲。

可以說,愈是優秀的人,愈拼命。例如中國首富王健林的日常,就從凌晨四點起床在24小時內,進出兩個國家、三個城市,飛了6000公里,簽約500億合同。商業競爭激烈,如果不勤奮苦幹、吃苦耐勞的精神,你連最基本的站住腳的位置也沒有。如同一句話說:世界上最可怕的是,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同樣一天24小時,你的時間資本,會隨著個人認知維度的高度、視野格局的廣度,以及知識水平的深度,將決定一個人的資本價值。這個資本價值,是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呈現指數級別的放大。

相對於領導者的領導力培養也是需要花時間的,但是這個時間的投入,將會使同步影響整個組織的運作,或者說是團隊文化。領導者本身的核心要點就是影響力,在初步上任領導者時,如何在同樣的時間資本下,發揮出最高效的影響力,讓領導者勝任,並獲取相對應的領導技能。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lpwd9atvgofwwljxx94.jpg

如果只專注問題本身,那就只會陷入戰術性思維,無法全面化、系統化的找出最適方案。只有我們釐清現在與未來的認識時,才能知道怎麼達到目標。

在《執行力》這本書中提到斷印象深刻的話是:「有執行力的企業與沒有執行力的企業之間,有個很大的不同;它們不會經歷一再的討論,或是到度假村開多少次,卻依然沒有採取行動。」

不管是在個人或是組織,針對目標擬定的過程中,常會犯的一個誤區就在於,我們以為把目標訂出來就可以達到,但卻忽略去思考怎麼達到目標的方法與途徑。也就是說,空有目標,但沒有實際的具體行動,即使再好的目標都無法達成我們的期待。

會造成這樣的情況有一種情形是最常見的,就在於與會者在「正確的廢話」講得太多。在討論目標的過程,指專注在問題本身,而忽略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好像是聽完了一場非常激勵的課程,但回到工作職位上,卻怎麼也記不得當時為什麼這麼激動。

往往真正有效的學習課程,是能夠讓學習者在參與完培訓後,能夠清楚的知道我接下來可以做哪些行為上的調整,並且能夠明確的知道哪些行為是對的那些是偏離的即時反饋。

前者可藉由外在環境、行為與技能上的調整來影響學習成效;後者則是透過團隊文化、認知等建構,與此同時,管理層隊培訓價值的認同,才能真正落實培訓落地。

可以說,要創造好的培訓效果,不在於單點的效益,而是要串聯起前、中、後的系統化過程來強化學習的轉化。接下來針對環境與系統這兩部分,如何從外部因子來強化學習成效的實質應用。

The Six Disciplines of Breakthrough Learning
學習 培訓 人資 績效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umb-1920-731744.png

跨越非連續性,就需要打破持續性的存量。

如同我們辦別一個人智慧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並且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有時,我們的存量反而是限制住我們的一種可能。

世界的本質是屬於非連續性的,也就是說,存量不僅會阻礙進步,也會使我們無法跳脫既有的框架。

面對商業環境也處在兩種非連續性的時候,第一是市場領域的非連續性;第二,企業本身也是非連續性。

這兩者之間,市場發展的速度一般來講,最終會超越企業發展速度。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市場能夠跨越非連續性,而個體則很難跨越。

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市場本身就會不斷破壞、改進、重組,這時的新企業利用市場轉變就能夠迅速發展起來。然而,當既有成功的企業往往會堅守過去的成就,而難以轉型到下一個連續性間段。

例如英特爾在1984年的時候從之前的儲存器業務過渡到它的芯片業務。蘋果最早的iMac過渡到iPod,再到最後的iPhone。

所以,這些能夠持續發展的企業,都具有不斷跨出連續性,並找出下一個連續性的因素。

非連續性也可以套用在個人的發展來看,在農業時代或者工業時代,一個人可以抱有一種技能、知識或專業,在一個行業走完整個連續性過程,但是在資訊量爆炸、科技快速變化升級的時候。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45768_2.jpg

馬克思的《資本論》中提到,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任何違反自然發展的活動都會有害整個社會的進步。

從中可以找出兩條人類社會運行的規律:
第一,社會法則
第二,自然法則

然而,什麼是自然法則?什麼是社會法則?

所謂的社會法則,就是指說,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只是為了符合社會所想看見的。換句話說,可以看到功勞、名聲、權力、金錢等,這些都是整個人類社會所建構出來的象徵,認為這就是一種目標,但其實往往這些目標只是符合社會所想看見的。

另一種自然法則,就是說,不斷透過持續、穩定的發展,是一種長時間效益的過程。這種過程偏向於更核心的價值,不因一次事件的突發而改變,而是經由一步一步的過程串連起的影響力。

其中辨別社會法則與自然法則的差異,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那就是追求社會法則的過程,往往只會注重一次性突破,或者期望關鍵事件能產生極大效益的思維模式;另一種自然法則,則是強調長時間的穩定輸出。

回歸到人類的行為模式,也可以發現有這兩種明顯的傾向。一類人追求是外顯價值;一類是追求內顯意義。而這兩類人中,往往真正有影響力的都是屬於後者,而真正轉變的關鍵則是在於一次性的社會突破。換句話說,自然法則是基本,社會法則是彎道超車的加速點。缺少其中一項,都無法邁向一個更高階的社會分層。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cebook users and their connections.jpg

Facebook在成長階段獲得24億美元投資。這筆投資對臉書傳統報財報中的那些造成影響?

它沒有取得工廠、器具或財產,也沒有生產獲利或維持利潤率,只有虧損。
但是,它還有一項最重要的資產,那就是使用者的數據。

臉書作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廣告企業之一,它取得近二十億名使用者的個人簡介,是它事業的骨幹。

但在這些紀錄轉換成廣告營收之前,很難把這些數據登錄在任何一種財報裡。即使臉書現在市值已超過兩千億美元,且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前面提到的那些數據,投資人仍難以平價臉書擁有的資訊。

資訊能用來創造價值。就如《模仿遊戲》中把恩尼格瑪密碼機解密的同時,也就獲得有利於戰場策略的布局。如果缺少了解密的資訊,也就可能推遲站大戰的結束。

同樣對於一間企業,我們所獲得的資訊並不僅限於外部市場可見的訊息,還有一項重要的資產,那就是在組織裡的人,透過企業夥伴建立起協同合作的聯繫網絡,可以串聯更廣、更深層面的訊息交流。

為了建構這樣的資訊情報,我們就必須要理解在建設過程中,所需要在哪些方面注意與設置。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7847-your_name.-PC.jpg

《你的名字》中三葉祖母提到一段:「連接繩線的是“結”;連接人與人是“結”;時間流動也是“結”」

人類所做的結繩,也就是時間流動的體現,聚在一起、成型、扭曲、纏繞,有時又還原、斷裂、再次連接,這就是「結」也就是「時間」。

古時候,還沒有發明文字之前,人類就開始使用一種記事的方法。就是在一條繩子上打結。例如要記住一件事情,就在繩子上打一個結。以後看到這個結,她就會想起那件事情。如果是要記住兩件事情,他就會打兩個結,以此等。

如果他在繩子上打了很多結,恐怕他想記的事情也就記不住了,所以這個辦法雖簡單但不可靠。就如夢醒時候,我們所能記住的內容漸漸地遺忘,但殘留下來的感受、體驗卻印象深刻。

然而,這“結”的出現,也許就會再讓我們某時、某刻、某個地方,就會再次喚醒當時最初的感動。

同樣在於教學設計上,如何藉由教材的設計,幫助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提供教材內容,轉化成為學習效率的提高。


CREATIVE TRAINING TECHNIQUES HANDBOOK
學習 培訓 設計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01gzym2.jpg

什麼是金錢?著名經濟學家海耶克對此做出的解釋:「金錢是人類發明最偉大的自由工具。」。你可以解釋為,我有很多錢想到哪就到哪旅遊,或者我不想給誰工作就不給誰工作。

但是,海耶克的視野比這個想法更高,他是指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的自由,是在只有圍繞金錢為軸心,整個社會才能夠獲得自由。

就如同經濟學中解釋道:「自由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自由才能推動自由,而核心就是金錢。

例如在歐洲之所以能夠從封建制度演進到資本主義,就在於歐洲中世紀出現黑死病過後,大量的勞動人口死亡,使得勞動市場上出現了30-60%勞動人口的缺口。

使得市場上的勞動力變成非常稀缺,所以封建地主也就不得不放鬆對農民的控制,使農可以自由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進而產生出工人階級。

這種交易本質透過錢,使我們在交易過程中,能更公正的衡量此價錢的比例。同樣對於領導力的發展過程中,究竟什麼是領導力的本質,更準確的說,在建立團隊上,什麼是團隊領導者必須知道的核心,只有清楚了核心價值,才能讓團隊找到屬於大家共同的定位。


THE REAL LIFE MBA
領導 經營 信任 真相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ord-model-t.png

如果做一件事情時,期待得到不同的結果,如果還維持著相同的行為模式,那等於是精神錯亂。

農業化時代,人們對於時間的概念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工業化時代,亨利福特開創了人們在流產線上的工作模式,使得人們對於時間的概念,開始轉變為生產時間的模塊化。

然而,在進入到互聯網時代,人們溝通資訊的交流,都已經出現重大的變。這種轉變就把我們的時間全部打碎,也就是碎片化的時間,讓我們需要永遠在線上,也就造成隨時都有可能的干擾,加上資訊的繁雜,同時使我們的思考變潛。

換句話說,在碎片化時代,就必須要用相對應的時間工具,如果仍舊使用過去時間管理工具,反而會變成一種阻礙。例如,在《與成功有約》中提到把時間區分為緊急、不緊急;事情分類為重要、不重要。在分割成四大項區塊,以此作為時間管理的事務分配。在這種工具下主要會應用在大時間的模塊中,但對於身處於隨時可能被其他即時訊息干擾,就會導致事務分配上出現重新調整。

所以,我們就必須要轉化思維,從新界定碎片化時間如何應用:
大致可先把要做的事情先列出,接著再依據這些事務所會耗費的時間,來做規劃,可用猜解的方式,或者組合時間效益。分成像是:3分鐘碎片時間、5分種碎片時間、10分鐘碎片時間,依據這些時間與事務的對接。

例如在等電梯查看一下社群,或者有10分鐘時的碎片時間先構想大型事項的架構,再等下一個10分鐘碎片時間構想一區塊的內容等等

時間的效益與價值性,會隨著我們對於如何分配碎片時間,以及事項的解構與組合的配置而產生影響。這也可以說,當環境背景與生活方式出現轉變,就需要用不同的思考方式來解決相對應的問題。

同樣,對於新任領導,面對職位與責任的不同,所需要注重那些專業職責的提升,以及該往那些面向來做發展與分配,這些思維模式的轉變,都將使我們在領導發展的階段穩住根基與核心的認知。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