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7834653485974_840_560.jpg

共計 2,820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人才有它的相對性,並不是絕對性。例如,在一家組織裡表現出色的人才,到了另一組織卻未必是人才。

20世紀90年代初期,當時宏碁從IBM引進了兩百多位中高級主管,但是在過了幾年之後,大部分的人都陣亡了。

這邊所指的陣亡並不是說專業能力不強,反而是不能適應宏碁的企業文化。

當時的IBM文化以花錢來賺錢,另一方面IBM是美國文化,作風強勢,以績效管理來提升效率。這時就與宏碁原有的管理方式注重和諧文化價值有極大的反差,以至於到後來文化上的磨合無法有效連結在一起。

馬雲也曾提到:「當年為了要發展阿里,所以引進了一批頂尖人才,但是,後來發現到,用747引擎來驅動拖拉機,很快整個機器就會解體。」除了在作事風格上的不同,例如你讓原本一場行銷預算有幾千萬的人才來執行一、兩百萬預算。經驗與認知上的差異,反而是加深了組織合作過程中最大的阻礙。

換言之,企業在招聘員工時,除了關注專業能力之外,還必須選擇與自己企業相符的合適人才,就是所謂的「核心成員能力」。

這也清晰的點出一個事實,各組織對於優秀人才的定義,如果不去加以釐清與定位,很容易變成一種變相的為了優秀而優秀,而忽略了人才在精神與價值文化上的契合。

對於組織來說,組織能力就包含了員工能力,如果員工能力只是定義在專業能力,就會發生與人才與企業文化價值相反的人。但其實這還是會引出一個問題點,那就是「同質化」。

一但組織裡的人都只找到相關認知與價值的人,「創新」對於組織來說,就會變成一件難以推動的事情。在找尋相符人才時,一面又要引入新元素因子。然而,除了從人才創新比例上的調整,組織內部的創新動能,就要從把「隱性知識」轉變成「顯性知識」的過程。這會在野中鬱次郎所寫的《The Knowledge-creation Company》裡說明怎麼把可能潛在性的創新轉變成組織發展另一模式。

回到組織找尋人才的過程中,員工能力要如何被定義,以及找尋再到後來的提升,可以藉由「員工能力的規劃模型」來逐步規劃。

基本模型架構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能力界定
第二層:能力檢核
第三層:能力增長

 

01界定:專業能力與核心能力

這邊所謂的界定,不只是定義在現在,而是「未來」。換句話說,要有效界定員工能力,你必須思考:

從組織未來三年、五年或至十年的戰略,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以及這些人才的數量要多少,儲備人才的比例又該有多少?
還有這些人才必備的能力又有哪些?

然而,除了在界定能力之外,還必須加以區分,什麼是專業能力,以及什麼是組織的核心能力。

《對手偷不走的優勢》中提到,對於團隊價值,還必須加以分層:

核心價值:代表團隊裡最核心的根本,如同一個人的靈魂,它是不會被變動的,因為那是所有團隊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價值。

基本價值:這意味著團隊的基本門檻,就是最低限度的基本價值觀。

潛在價值:隨著團隊發展,會漸漸形成你沒有意識到,但是對團隊來說
不適合的價值。

未來價值:它是一種你的團隊沒有,但是你覺得你的團隊需要價值觀。

也就是說,組織的核心能力是從團隊裡核心人員的特質所產生的,因為這群人代表著組織文化與最核心的價值觀。

以實際的操作面: 

從支持組織戰略與員工的核心能力來定義出模型,透過創造發散的思考與討論來找尋共同的共識。但最容易失敗的點就在於,團隊內部關起門來,自己設計與探討,而沒有讓真正能支持的高階主管參與,以至於後來推行的阻力大。

 

02能力檢視

定義之後,就是檢視組織現有的戰略資源包含有:

我們目前擁有多少人才?
這些人才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要實現未來的目標,該儲備多少人才?
距離達到這樣的目標水平的主要差距在哪裡?

對現有的人才,主要可針對模型能力來進行360度評估,評估不記名,主要是了解自己的強項與弱項,並且針對未來發展制定相關的個人計畫,以輔導、訓練與工作轉變來逐步提升能力。

對於新進員工則可以透過更利模型評估,與企業的契合度來檢視。除此之外,針對人員的選配與淘汰上,就會依據之前所定義的模型來做為標準。例如,當員工在一、兩年後還是無法達到能力的標準,就會淘汰出局,更依此做為績效以外的晉升標準。

對於組織內部的執行過程上,常常會無法有效達成評估效用,這個原因就來自於「員工不了解能力模型」。

當內部成員不清楚這項效益的初始與未來發展,就會趨向於為了安全,於是把所有的指標分數打高分,也就容易產生出不真實的情況。

除此之外,就是在評分的過程中,無法明確定義出,給幾分的說明。例如,給10分的標準說明是什麼,給5分的標準說明又是什麼。每項分數的背後,必須回歸到最具體的行為、情境,或是能呼應的例子。

讓每一項行為背後,都代表著具體的行為指標,也就是量化數據的來源。這意味著,所有評估衡量的好與壞,最關鍵的要點來自於,你是否有讓評分者明確、清楚的知道這項評估後續的發展、緣由以及具體化、情境化的衡量標準。

最後,選對人來評估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很多人在評估的過程中,往往是不了解對方,也不知道對方所做的事情,容易讓評估失了焦。如何選對人評估,必須找關係利益人來連結,一項專案從前、中、後的流程發展中,你會遇到接觸到的人有哪些、以及合作方式與溝通進度過程中,你屬於哪一個要角。

 

03反饋,提供方向性

從組織展略角度所發展出來的能力模型,到個人評估檢視後,接下來,你所評估的資料,必須要有反饋,也就是「解讀資訊」。

這邊解讀資訊有兩個目的:

其一,幫助員工知道未來可能的發展
其二,讓人有參與感

一但缺少了給內部成員知道,就會出現反抗與不願意再參與的想法產生。換句話說,針對全體組織所調查的評估資料,如果僅僅是你知道,就會因為資訊上的不對稱,不充足,產生訊息上的落差,進而有機會讓誤導的資訊傳入到內部成員中,間接讓組織的信任程度有了隔閡。

另一種情況是,即便你都知道這項評估的內容,以及目前要解決的方向,但是,你卻不知道怎麼解決。如同一位病人被評估自己得了糖尿病,醫生卻沒有告知你該怎麼做。

所以,良好的評估,不只是在評估前的準備,評估中的強化意義,還必須包含評估後,你是否有清楚的給出方向,以及可行的行為指標。

這就是最後的「能力增長」

04跨越,增長能力的執行方式

《組織能力的楊三角》裡提到,要把提升核心能力,有五個戰略方向:

外購:根據能力要求,外聘人才。
內建:針對核心能力的差異,規劃相關訓練,教練輔導,與標竿學習的訪問。
解雇:組織內部達不到核心能力分數的人,不考慮晉升,或是降級甚至淘汰。
留才:保留關鍵人才
外借:借用不屬於組織內部外部人才

這也是本書後續會逐步探討,如何從外購、培訓與留才到淘汰的解析。
這邊關鍵指出,要讓組織不斷能供,組織能力的成長,牽連到員工能力。你怎麼定義組織未來能力的發展模型,會決定你組織未來的成長侷限。

甚至說,你能否藉由能力模型,清楚說明你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以及核心能力,通過後續的檢視內部成員,找出差距,進而開始規劃人才的戰略布局。

員工的能力模型並不是單一不變,而是為了實現組織戰略目標所提供:知識、技能與心態上的模型能力。換句話說,組織位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就必須做出相對應的人才模型,以成為組織發展的原動力。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