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InAirportWatchingPlane650.jpg


我們常會因為要處理多事情,從而讓我們感覺很忙。
而我們必須思考,究竟「忙」所產生出來的結果,是由什麼樣的因素所產生的,以及這件事情的背後又代表什麼樣的意涵。

其實,愈有能力的人愈忙;愈沒能力的人反而愈閒。
首先,愈忙的人表示他所參與的社會協作體系更為龐大,從工作中會延伸出個工作領域的人來做相關連結,也就是說,連結多寡取決於個人能為他人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就相對更忙。

另一部分,就在於愈是閒的人,就代表著你對他人沒有什麼用。

從心態面來看,忙,並不代表事情多,而是我們在同一時間軸上同時處理多項事務的心理感受。

另一種關點來說,有一種人會認為忙,其實是代表這個人根本就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所以透過讓自己忙碌讓人感覺自己有價值。於是就常把自己忙碌掛在嘴邊的人。

這也表示,忙,其實可以被化解,以及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解決。首先要忙得好,有兩種方式:第一,就是選擇把事務委外給其他人來做;第二就是不要無限制地在同一時間軸上呈現多線工程的工作。

所以,真正有能力的成功者會知道,忙背後所代表的意涵,另一方面,會因為忙而產生更高效能,以利達成目標。

這種思維認知的轉變,就是為什麼同樣都是很忙的人,卻會在時間的影響下,產生出不一樣的結局。


如果你想找人幫你辦事,一定要找那些本來就很忙碌的人,而不是那些看起來很閒有很多時間的。那些原本就很忙的人才能幫你完成任務。 

 

1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忙?


近幾年來,每次和朋友聯絡時,大家描述自己的狀態都是一個字:「忙」。我們忙著工作,忙著度假,忙著度假歸來又繼續工作。

1928 年,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在不惜一切進行原始積累的階段過去後,人們終將從瘋狂的工作中擺脫出來,獲得自由。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到 2028 年,人們每天只需工作 3 小時左右,其餘時間用來休閒。」——他曾經這樣預言。

21 世紀以來,媒體總是愛嘲笑當年凱恩斯的預言,很顯然它已經很難實現了。相反,比起幾十年前,我們好像越來越忙碌,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

為什麼經濟的發展沒有帶來經濟學家想像中的閒暇?我們到底是比以前更忙了,還是更閒?忙碌會給我們帶來好處嗎?

 


2
相對精英的階層正在變得更忙


其實,從所有人的平均數上看,我們的閒暇時間確實增加了。

即便是在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生活節奏最快的美國,根據1965年以來的調查數據,比起 40 年前,美國人平均每週的工作時間減少了 12 個小時。

但事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更閒了。真正出現的情況是:忙的人更忙了,閒的人更閒了。

在閒暇這件事上,就像「知識鴻溝」、「收入鴻溝」一樣,出現了「休閒鴻溝」。

在休閒時間上的不平等,是和經濟基礎、教育水平成反比的。

從地區上來說,經濟發展速度越快的地區,人們越是忙碌;貧窮的、或者經濟增速緩慢的地區則節奏更慢(比如歐洲)。

從人群上來說,學歷低的人群會擁有更多的休息時間,而學歷高的人則非常忙碌。

哈佛大學商學院對職場精英人士的調查顯示,有 94% 的人每週工作 50 小時以上,一半的人每週的工作時間是 65 小時。在所有人當中,最忙碌的人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已婚職業女性,以及單身父母。

蓋洛普在 2011 年針對美國人的數據調查顯示,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

瑞典經濟學家斯塔凡 · 林德為此創造了一個概念——「受折磨的有閒階級」。

在經濟學家的預言裡,他們本來可以是最該擁有閒暇的人,但卻養成了最忙碌的生活習慣。他們漸漸取消了午休,也取消了專門的吃飯時間,習慣一邊吃飯一邊談事、處理工作,或者乾脆在車上、在電腦前吃外帶食品。

於是,這些在社會中有著更高收入的人,並沒有享受更多的閒暇時間。他們選擇忙碌的原因可能是,這些人能夠感受到時間的經濟價值。他們的時間更「值錢」,因而「捨不得浪費」。

 


3
休閒與工作時間的界限變得模糊


我們很少再有完全不工作的時間。

忙碌或許只是人們在多線程工作時,產生的一種主觀感受——你可能只是感覺自己更忙了。

如今的人們在單位時間裡,會盡可能多的進行消耗,比如,一個人會一邊發訊息,一邊回工作郵件,一邊做表格。

「他們在同一時間段裡做著不同的事情,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這種多線程工作的習慣會使我們覺得自己更忙——研究顯示,一個每天只是在做單一工種的人,和一個總是在同時段做很多件事情的人比起來,後者會感覺自己比前者更忙碌。

當我們習慣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時(即便是休閒和工作同時進行),都會讓我們感到時間更緊迫, 又被稱之為「精神的無盡循環現象」,它使我們不斷地、永無止境地耗費著精力。

在多線程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影響下,我們的工作和休息越來越缺乏清晰的界限。

在上班時我們可能會傳私人訊息,回家後有可能邊吃晚餐邊回電子郵件,在我們的感受中,完全不工作的時間其實已經幾乎不存在了。就算在旅行,社群裡還是會有工作消息響起來。

因此,我們會覺得好似每時每刻都在忙碌,喘不過氣。

 

 

4
「選擇做什麼」本身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


另一個讓我們感覺更忙的原因在於,互聯網提供便捷的同時,也提供了過多的選擇。

當我們需要在很多種選擇中決定吃什麼、買什麼、做什麼的時候,就已經給自己增加了額外的壓力;

我們總覺得有很多書沒有讀,很多地方沒有去,很多事情沒有體驗;

一個 APP 斷線一次,或者加載 2 秒以上都會讓我們不耐煩,想要換一個選擇;

我們焦慮於不能好好利用時間,結果卻是把很多時間花在了思考「該做什麼」上面。

2008 年,數名經濟學家合作了《Revisiting Keynes》一書。

書中,有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凱恩斯的錯誤在於他誤解了人的本性,他認為人們只要收入增長到一定程度,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賺到足夠用來買必需物品的錢,就可以拉長休閒時間。

然而,人們並不會因為已有的需求得到滿足,就真的停下腳步。

我們永遠是欲求不滿的,永遠在發掘出源源不斷的新需求——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的。隨著科技的發展、環境的進步,我們的需求和標準也會不斷改變。

 

 

5
忙有什麼好處?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想找人幫你辦事,一定要找那些本來就很忙碌的人,而不是那些看起來很閒有很多時間的。那些原本就很忙的人才能幫你完成任務。」

哥倫比亞大學的基思 · 威爾科克斯等人的研究證明的確如此:那些總是忙碌的人,不僅完成任務的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對抗拖延症。

研究者分析了一款任務管理APP的2 萬8 千名用戶,他們在538 天的時間裡,共記錄了58 萬項完成的任務,這些任務涉及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項目進度到看醫生的安排。

他們將這個APP的用戶分為兩組:較忙碌的人(在同一時間段有多個需要完成的任務),和較悠閒的人(在同一時間段只有一項需要完成的任務)。

分析顯示,忙碌的人完成任務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那些較忙碌的人,正常完成一項任務平均耗時 13 天,而較悠閒的人平均正常完成一項任務的時間是 19.4 天。

而對於那些錯過截止時間的任務,兩類人群也存在差異:

那些更忙碌的人,會比有閒的人更可能完成被延期的任務(已經錯過截止日期的任務)。而且,忙碌的人完成任務所用的時間更短,他們完成一項被延遲任務平均耗時 25.5 天,較悠閒的人完成一項被延遲的任務的平均時間是 37.6 天。

研究者還做了另外一項實驗,來解釋上述情況產生的原因。

他們讓亞馬遜旗下網站的用戶描述他們近期未能按時完成的任務,結果發現,更忙碌的人在報告自己近期的失敗經歷(沒有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時,情緒更積極,他們會更好地調整狀態,做出彌補。相反,更閒的人們則在偶爾錯過截止日期時更多地表現出了沮喪的情緒。

即便有些人只是「認為自己很忙」,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事情,他們仍然會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失敗和拖延。

研究者認為,錯過截止時間,沒有能夠成功完成任務,是一件會激發拖延症的事。

由於錯過了一個小截止日期,而遲遲無法趕上進度,乃至徹底放棄一個任務的情況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已經錯過截止日期了,不如放棄吧」。然後這樣的拖延症會進一步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評價。然而,錯過截止日期這樣的事總是不可避免的。研究發現,忙碌的人更少受到這樣錯過截止日期的影響。

忙碌的人總體上,會認為自己在有效地利用時間,沒有在虛度人生。

當他們在有些事情上錯過了截止時間,他們會覺得,這只是一個小失敗,在總體的時間利用上自己還是成功的。因而不太會被消極情緒激發拖延,而是會更快地做出彌補;而那些更悠閒(無所事事)的人,反而會更容易將任務一拖再拖。

因此,如果你覺得拖延症很重,可能你還是不夠忙;讓自己忙起來或許會是解決拖延症的好方法。

 

 

6
將工作與休閒劃清界限


如今,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宣揚「慢活」的言論。它鼓勵人們放棄無用的社交,逃離俗世生活,讓生活變得更簡單和悠閒。

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逃離都只能是短暫的。慢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只是一個「生活在別處」的永恆幻想。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還有責任與期許,你就不得不接受一種永遠在奔波忙碌的狀態。


好消息是,實驗發現,儘管人類的本性是選擇無所事事,但忙碌卻會提高人的幸福感。即便是被迫做任務,多做了任務的人也比選擇什麼都沒有做的人快樂程度更高。

因此,如果你收入水平較高、生活在經濟較發達地區、擁有較高的學歷,你基本上就只有很小的概率能擺脫忙碌的狀態。

如果你覺得自己太忙,檢查一下自己是否過度把休閒和工作混在一起,是否同時開啟了太多線程的任務模式。

在工作時段和休閒時間之間建立清晰的界限,工作時不看私人消息,休息時不做工作回复,一定能夠緩解你「喘不過氣」的感覺。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