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co-478105_1280.jpg

425|《心態致勝》(1)認知僵局:你的成長與否,取決於你有多少的「刻板印象」      共計 2,319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如果說,有三個問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思想源頭,那麼就必然會提到這三個: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要去哪裡?

這三個問題,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三個問題,也是能夠證明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思想提問。如同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其實,人類所有重大的進步與發展,都是在這些問題點上的再次突破。例如達爾文在1859年寫下的《物種起源》揭示人類是從演化而來,更是奠定一項核心思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能夠隨著時代不斷存活下來的物種,並不是最強大、最厲害的物種,反而是最能夠適應變化的物種。

「適應」就成了生命能否持續生存下去的唯一真理。

 

01更快,已成現實

二戰時古德里安提出以戰車與裝甲部隊為獨立作戰單位的推動,讓二戰呈現出與一戰時期不同的戰爭型態,其中就已「閃電戰」更為著名。

閃電戰的基本戰略就是以機械化部隊為基礎,以空軍打開缺口,再由機械化裝甲部隊進攻,步兵則跟隨在後。

這個概念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是一項新挑戰,因為那時的坦克和各種裝甲車,都只是作為步兵的協助,並非獨立出來。

由於古德里安提出裝甲部隊必須獨立編成,並解集中利用,而不是分散給步兵部隊。在之後的波瀾戰役中,這種概念被首次應用到了戰場,也就著名的閃電戰。

這種新戰術,讓人們意識到,原來機械化部隊不是一種輔助,而是未來作戰的新形態,但是當察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02連結,促使效率的提升

瓦特在推出蒸汽機後,開啟英國朝向工業化國家的基礎,後來內燃機的問世,更加速了生產效率的增加,讓人類的生產力不再侷限於獸力的極限,更影響勞工的需求。

不管在十九世紀或是近現代,這種機械化進步的過程,都極大的加速了人類在,「效率」上的提升。

如果以這種發展的脈絡來看,你不然發現,人工智能的發展,不是我們要不要接受的選擇,而是你怎麼運用。然而,這些效率化的提升,都會引來兩種類型的反應,「接受」與「抗拒」。

而那些持續動世界,邁向另一種可能,都是因為先接受,並解發揮了它的效益。這就會引申出一個議題,是人們天然的想抗拒,還是本能的會接受新的可能性高。

03「不變」的選擇

《致勝心理》裡提到,人類天然會有兩種心態:「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

所謂成長,就是能夠不斷探究新事物,並且會努力把事情做到更好;相對於,定型心態,則是以我覺得這樣就好,或是侷限在某種點上。

但是這不能解釋為什麼人會有這兩種心態,必須要更深一層來探討,這兩種心態的共同觀點。

一但深入探究就會有一個結論,這種種心態的本身,都是對於一件事情他是否「不變」為核心。

換句話說「不變」是區分這兩種人的開端。

 

04心態決定未來

所謂成長心態,他會有不斷精進,覺得自己可以邁向更好的目標前進,你不會感受到「不變」的感受。因為所有的開展都是從「可能不一樣」為主。

你會在這一群人的身上,感受到強烈的感受:「任何的限制,都不會是一種限制。」也就是,任何外界給予的訊息,都不會是一種侷限,更傾向於自主,自律,自發性的朝向自己所要成就的目標。

另一方面,對於「定型心態」的人來說,他們會認為,這件事情就這樣,有一種強烈的「刻板印象」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既定。

對於這群人來說,你可以從言詞裡聽出來,也就是「既定印象」。這種既定印象,最常見的就是會以「應該」的視角出發,如果不照著他這種想法呈現,就會出現不悅、難過等低落的情緒。

換言之,如果一個人的情緒愈容易被外界任何一點風吹草動給干擾,就會心神不寧,或是挫折沮喪,就是定型心態的象徵。而且,這種心態的比例佔了絕大多數。


05這世界上總充滿你所不知道的「黑天鵝」

除了解析這表象說明,還必須從更根本性來探討,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的人都屬於「定型心態」。

人類所有思想的源頭都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歸納法;另一種則是演繹法。我們絕大多數或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以「歸納法」來思考一件事情。

這邊簡單定義「歸納」跟「演繹」的方式:

所謂歸納就是你在英國看到白天鵝,中國看到白天鵝,非洲看到白天鵝,你就會認為這世界上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是歸納法的基礎假設。

最著名的演繹法就是:

只要是人都會死
蘇格拉底是人
所以蘇格拉底會死

這種思考方式間接影響了我們對於事物判斷的真實與否。因為,當我們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最容易把身邊相關的屬性歸納在一塊。

《部落領導學》中也提及到,人類聚焦的過程中,大腦會把一些不重要的事情給簡化,這種方式才會符合我們的能量使用,以及適應性,於是就衍伸出大腦的特性:「一般性」。

這種一般性,就是幫助我們大腦降低外界複雜訊息的干擾,以最低能量損耗在思考。所以「歸納法」的思考方式,是人性的基本,但這就不表是沒有問題。

因為,直到人們到了澳大利亞才發現,原來是世界上還有「黑天鵝」。

 

06認知僵局

受限的過程就是我們對於事物的想像有了既定的印象,最明顯的就是標籤化。因為標籤化幫助我們認知這個人就是這樣,不用再進一步探討內部的真實性。

當這種標籤化的習慣久了,就會形成我們的刻板印象,對於任何事物不再有新的探索與理解。

會有這種認知源自於我們在歸納法中的基礎假設,「過去跟未來都是一樣」因為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對於未來發生的改變往往是模糊、甚至是不會去探究。

另一方面,我們只知道「當下」,卻忽略的時間是會改變的事實。例如我們做的個種測驗,它們所得出來的結果往往只是當下你的模樣,卻不代表未來會一樣。

所以,定型心態的成形,是由於環境給我們認為的一致性,以及人類大腦的歸納邏輯,最終形成當我們活得愈久,對於既定的「刻板印象」就會更加深刻。

以至於到最後你會發現,很多以經驗豐富著稱的人,往往也被這些經驗所帶來的刻板印象給侷限住。

要怎麼突破這樣的「認知僵局」,只有一個關鍵,任何事物都是有可能發生,不是你能不能達到,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核心則是由自我相信開始。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