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停滯4.jpg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怎麼拉開的?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時的時間,但彼此之間的差距卻可以在時間使用上產生不同結果。

職場裡,有人快,有人慢。有人用一年學會你10年的知識,有人10年都在啃第一年學的東西。不知不覺,距離就拉開了。回頭再看,甚至是兩個人生的距離。

接下來,剖析被淘汰和跑得快的人各自都有什麼特徵,以及身在職場的我們如何保持競爭力。

1
不懂又不學 = 被淘汰


在現在這樣一個超高速發展的時代,很多行業以每5年的速度進行新陳代謝,一批又一批的公司湧現,盛開,消失。世界對於我們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著。有大量的新的信息、知識撲面而來,擋都擋不住,新鮮術語層出不窮,一不小心,就會掉隊。

另一方面,每年都有數百萬計的年輕人沖向職場,他們學習能力更快,沒有家庭負擔,可以加班到深夜,而且,作為新人,他們的薪水更有競爭力。

這一切,都導致了每個人都不得不拼命狂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錯,這個舞台現在是你的,也是我的,但到最後,都是他們的。你能在這個舞台上待多久?取決於,你奔跑的速度和耐力還有人品。


在的工作經歷裡,會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職場人,最讓人感到悲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就是慢慢被職場淘汰的人。當一個人開始被職場淘汰的時候,這些人所表現出來的,就是開始聽不懂別人說的東西,開始跟不上別人的節奏,最為明顯的,是變得沒有了興趣,朝九晚五隻為養家糊口而已,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總結下來三句話,聽不懂、跟不上,不好學。

運氣好的人,在一個變化不大的行業,變化不快的公司裡,確實可以每天平平淡淡,柴米油鹽,朝九晚五等退休。這種類型的員工,在有一些公司裡,算得上是好員工,因為會被評價為「踏踏實實、勤勤懇懇」。

但當你抬頭看看周圍的世界,看看都正在發生著什麼,會發現這世界變化到你無法跟上導致被迫退出現職。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用你的價值。

2
跑得快的秘訣


所有的職業從律師、醫生、工程師一樣,從不懂到懂,從看熱鬧到看門道,從「做不到」到「做得好」,需要大量的實踐和反思,不斷積累。

問題就來了,積累是怎麼發生的呢?如果你回顧一下你的日常工作,你會發現,不同人對於專業能力的積累,採取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式就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有人快,有人慢。一種人是採取朝九晚五式的積累,例如有的HR做了10年的招聘經理,才將招聘領域內的全部知識體系掌握。因為採取的是「做一點學一點」的方式,而不是「做一點學三點」。

比如,今年公司宣布要進行員工敬業度調查了,對於從沒有接觸過敬業度調查的HR來說,其實有兩種方式來掌握這方面的知識,積累相關的經驗。一種是所謂早九晚五式的工作方法,就是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了就結束了,明年再做的時候,遇到新的問題,再花時間找答案。

另一種方式,是採取舉一反三式的工作方式,這些人會花功夫去研究敬業度是什麼東西?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企業的發展都往這方面走?市場上哪些企業做的做好?標杆行業,標杆企業都有哪些?關於敬業度,都有哪些主流的理論,都有哪些最佳實踐。然後,找機會將自己所掌握的,做一個印證。

同樣的時間成本,不同的結果。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效果不言自明。

在我們的周圍,可以看到很成功的人,其中一類是非常善於處理問題的人,遇到問題之後,都能夠很快的找到解決辦法。每天的工作就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還有一類,不僅僅能夠解決撲面而來的問題,還能夠洞察先機,預測到可能的問題,防範問題的發生,或者從幾個已經出現的問題中發現相互的聯繫,看到背後的原因,進而預測到可能的更多地問題。

這種人能夠看得深,看得遠,這就和醫生一樣,不治已病,治未病。這已經是很好的人才。往往這一種人才,當他們有了職務的宏觀視野,有了能夠平等對話的領導者心態時,他們對於職務的貢獻就從解決問題,預防問題,發展到了策略層面,實施策略的執行以及影響策略的製定。從而創造出影響組織發展的關鍵人物。


3
工具要好,還要獨立思考


入行十幾年,累積了一大堆自己認為不錯的好東西,但往往真正用的時候,發現其實沒那麼容易把一箱子的筆記和無數的郵件轉化成為生產力和戰鬥力。

將資料轉化為生產力,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
1、怎樣快速低成本、長時間、集中保存;
2、怎樣能夠高效率地找到需要地資料

這兩個問題,數位筆記可以幫到我們,和一個本子一支筆比較起來,是個跨時代的好工具。然而,無論多麼好的工具,都不能替代人的智慧,一萬條筆記也沒辦法把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職場新人,變成一個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有了好的工具,怎樣去發揮最大生產力,這是我們自己要考慮的問題。

另外一個重要的點是,千萬別成為兩腳書櫥,儲藏了大量的知識,但是從來都不用。就像蜜蜂一樣,只有通過點點滴滴的積累,才能釀出蜜來。只存儲,不應用,是沒辦法融會貫通,活學活用,最後轉化成自己的能力的。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