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ción_de_Adám.jpg

446|《原則:生活和工作》(1)人與人之間差距,源自「生存進化」的動力來源     共計 2,592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追求幸福的過程,就是一趟自我進化的過程。從宇宙奇點大爆炸開啟,萬物的進化,都朝向一種複雜化的進程。從最初基礎原素,演進到氫、氧等複雜性物質,乃至生命誕生。

可以說萬物進化,是生存的根本,不進化,就淘汰。因為當外部環境在不斷演變,要想生存下去,就得先能夠適應環境。如同人們在設計「船」的這件事情上,並不是由人來設計,而是「海」,適應海上出現的各種挑戰,從獨木舟,雙桅帆船到蒸汽船,就是環境影響生存者進化的結果。

對應到互聯網連結下,知識、資訊的生產與連結,都超越過往的任何一時代,這也代表,現有的認知學習體系,已經很難跟上時代的需要,這也就產生許多時代下的特質,快速、變革、創新這些本質上,都是在追求個人與企業的進化。

那麼,這快速變化時代下,為什麼需要進化,不進化又會怎麼樣,其實,在可想見的未來,只會遇到一件事實,當人不再是現在認知的人時,進化本身,就是為了適應未來。

如同達爾文在《物種起源》提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最能夠生存下去的,往往不是最強,最厲害,而是最能夠快速適應的物種。

 

01追求適應,是為了延續滿足感

追求目標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種成功。從「我愛你」到「我願意」這之間,所有的曲折、愉快、難過都是在邁向目標的結果。

這也就是從「關係」的進化,來延續滿足感的結果。關係的模糊,反而是讓進化有了動能,才會讓故事有精彩。相對的,當一段關係穩定後,反而會因為穩定下,這種滿足感會不斷的消逝,這就是「報酬遞減效應」。

「報酬遞減效應」是在一次又一次地給予中,這種激勵感,會隨著次數增加而不斷地遞減。如同你吃一第一個包子會覺得滿足,等到吃了第一百顆包子時,這時的感受,反而會讓你難受。

如同邊際效益的遞減,這種報酬,會隨著你達到某種成就滿足感,激勵變得愈來愈難獲得,所以,會想嘗試用進化,來讓這種滿足感持續的延續下去。

但這就會出現一個議題,為什麼有些會進化,但有些人則否。

原因就是,進化的過程中,「痛苦」就是一種必然的情緒。有些人能走過,有的人則依賴外界的給予。

 

02物質上的進化,遠不足內在核心的進化

有些人會選擇用「物質」的進化,來彌補內心上的空洞。但這種滿足感,很容易就會消逝。例如,在薪資增幅所帶來的滿足感,最多只會延續到三個月,一旦這種滿足感無法持續,就有可能追求更多,又或者其他領域的滿足。

這種物質上的進化,都是透過外界賦予的新鮮感,讓內在感知認為進入到新階段,從而感生內在好想進化的感覺。

但實際上,這種外部進化,都是表層,因為你所有的寄託都源自於外界的給予。這也是為什麼說,兩個人在一起,婚姻是否幸福,都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人的事。

如果一段關係的昇華,是為了「外部關係」滿足感的延續,反而會把這種幸福感的主控權,交給了對方,因為對方的行為一旦作出你與想要的不同,就會有想改變對方的想法。

這一切想法的開端,則是個人的經歷與環境所影響,如果不能由內探詢自己,就很難在一段關係裡產生穩定,因為你會想把任何的反應,歸咎在外部。

但也不是說關係是不好,而是會有它的遞減效應,要能夠打破外部依賴,由內在來驅動滿足感的延續,就一定會有「進化」,而進化的本質,都是內在系統的升級。

 

03人與人差距,源自情緒的反射

一個人能夠承擔多少責任,可以從看事情的角度,來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每個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時,同樣郭台銘與我也都是一樣,但所做出的成果,卻是兩種不同級別。這時就會思考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絕非是表面上的差距,更多的是來自底層的基礎,也就是「情緒」。

《心態致勝》裡提到,人有面對不同事情時,會有兩種心態,一種「成長性」,一種「固定性」。

這種心態模型,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在某些領域上可以嶄露頭角,而些人則否。然而,這只是解釋了心態的區別,還為更深層探討,這些心態的起因。

換句話說,心態的驅動,會由於不同想像所產生的行為。這種想像,是基於內在情緒的想要感。

當你愈想要一件事情,情緒會帶著你進入心流狀態,沉浸在其中,相對於一個人無法有效的成功,就是因為在面對不同情況發生時,往往會因為事務所帶來的情緒,干擾了原有的情緒。

也就是,只有當你真正聚焦在你想要的事情上時,你對於這件事情的情緒會特別專注,這時你所產生出來的都是為了達成目標,因為情緒是為了達成滿足感的過程。

這是不是說,人類情緒是影響人的基礎,而理性的邏輯思考,反而會阻礙人。恰恰相反,因為有這樣的情緒,才能夠讓所有認知、能力,聚焦在達到目標。這也就會得出內在驅動的行為方程:視角→情緒→心態→行為

但還是會有一個驅動障礙,那就是即便有了夢想、有了理想,為什麼有的人還是無法達成,有內情緒的聚焦。

這之間還有它的基礎認知,那就是「超現實主義」。

 

04成功,都是看清後整體行為邏輯

人與人合作的基礎,來自彼此之間的生存互惠。交易,必須是對方有價值,從英國古典經濟學開創者亞當‧斯密提出的《國富論》中,以「分工效益」能加速生產效率,同時為整體經濟創造更高的價值,這也就對「專業化」分工,提出一個有立論點。

讓專業的來,不只是降低整體生產成本,也是提高生總值的量產,所以在各種細分化領域中,能否為總體創造價值,就成為「交易行為」的開端。

然而,驅動邏輯的先後,必須要真誠,這也是信用體系的價值,如同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總結他成功的八個字:「敬天愛人,利他之心。」利他,永遠是交易的前提,也是信任的基礎。

往往無法接受現實主義的人來說,只看到其中的一面,卻忽略的這是一整個邏輯練的總結。換言之,現實主義更多的聚焦在實質性,卻也沒有少掉它的基礎假設。

只有當理解了現實,才會更看得清「理想」的真實。然而,沒有現實邏輯為基礎的理想,一切都只是進化的幻影。

因為當你遇到困境、挫折時,因為未曾想到現實邏輯的假設,也就會讓原本聚焦的情緒,被外部事務來牽引住,更有可能陷入在另一種情緒循環中。

對於理解現實,清楚知道每項事物都有「黑天鵝事件」的可能。你才能夠在這些黑天鵝是是事件中,產生反脆弱的力量,亦即過程中的痛苦、難過,都是為了讓你達成目標的必要情緒。

人能否持續進化,讓適應力持續升級,就是對於「情緒」上的認知是否清楚,可以說,當你聚焦在目標時,過程中任何情緒,都有它存在的助力,但這僅限於達成目標的過程,一切干擾目標結果的情緒,反而會是遏制。

怎麼區分兩者間的差異,就是看這是「內部」還是「外部」的關係。藉由外部歸因的情緒,就是失焦的開端,唯有內部情緒牽引,才是驅動進化的源頭。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