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5323761_preview_QQ截图20171027190122.png

 

404|一直努力,只為了追上你的背影     共計 2,503|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一路上,必須持續努力,只為了追趕上你的影子。所以,一直不斷的寫,寫得更好,直到真正成為世界第一。

如果沒了要追求的目標,那麼,活著等同於隨波逐流般,飄到哪,就停在哪。然而,一但有了目標,那個目標是你真心想超越,並且非常渴望,非常想要達到的,你就會拚盡全力去追趕。因為你心裡知道,有那個目標,不只是你的信念,也是你與十年後的你,共同許下的承諾。

但是,不知從何時開始,「成長」變成了一種負擔,當你不斷努力時到某個階段,你會感受到一種,怎麼突破也突破不了的障礙。

那時,就會陷入一種迷惘,不知為何開始,也不知為何走到這,好像這一切就這麼自然而然地走到了,直到這面如山一般的牆壁面前,你想往上爬,也看不到盡頭。

可事實上,你並不是停留於此,因為你會察覺到迷惘,就意味著,你還有繼續成長突破的可能性,如果連一點點,要想在更好的信念都沒有,就不會產生為了要更好,從而陷入困境之中。

如同在飛機還沒有出現之前,人們都幻想著能夠像鳥一樣在天空飛翔,然而,無數的人為此犧牲,為此付出了代價,好像人們對於在天空飛翔的可能性,逐步的無以為繼。

因為當時人們能夠幻想在天空上飛的可參考點,只有鳥類的外型,卻不知背後真正的原因。可是就因為有這樣的困境,有這樣的迷惑,有的人還是發展出了飛機的雛形。只因為透過一代又一代的人,逐步把像是空氣動力論、流體力學等理論的完整後,讓後續的人們在這些基礎上,透過更科學的方式,來形成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飛機。

有一種困境的出現,會出現迷惘,會出現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走。
也許,就是因為真的不知道在這世界上,還有更未知的世界,正在等著你開啟。可是真正讓我們陷入困境,或者說讓人們不想更好的,往往是因為環境,帶給我們一種「熟悉感」。

 

01熟悉,成為一種理所當然

你問住在高山上的孩子,「海」是什麼樣子,有得回答說,就像雲一般。當你問道住在草原上的孩子同樣的問題,他們會回答說,就好比風吹在草地上,那種輕柔的感覺,你躺下去時,能感受到水的柔軟,以及水流水聲。

當我們所身處的環境,所接觸到的人,帶給你的影響、價值與視野,都會是你感受到、所經歷到的記憶點。

那些記憶,都曾是過往的感受,一點一點的積累成現在的直覺感。例如,當有孩子問你「火車為什麼要在鐵軌上走?」你無從想過這個問題,因為這就你習以為常的生活記憶所帶給你的直覺感。那還需要為什麼嗎?

這也是為什麼,每當我們在家的時候,最能感到放鬆,感到安全,原因來自於「熟悉感」,你不用太去知道什麼東西在哪,你自然而然就會知道。

可是,就也因為太熟悉,太了解,「想要更好的」想法也就逐漸被消磨掉。

因為,一切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一切的當然,漸漸地讓更好的動力,成為一種枉然,因為一但做出改變,必然要出現「不熟悉」。往往那些無法再進步的人,就是因為喪失了人最初的本能。

如果人都是機器,每天做同樣的事情,絕對不會厭煩,可是人並非機器,是因為我們更嚮往不同,不一樣的感受。那種新鮮感源自於我們出生時就擁有的「好奇心」。

當時你會想要去了解,知道這世界是怎麼運作的,很認真的記住你所感受到的一切。卻也因為好奇心,讓我們背負的記憶量逐漸逼到一個安全值後。記憶的美好,真的會如同過往曾經熟悉的感覺,還是會成為逝去的遺憾。

 

02當記憶,成為一種變相的痛苦

當記憶,變成一種負擔,我們會選擇遺忘,還是保留它成為回憶。如果說你身邊所有最親的人,逐一的離去,只剩下你一個人的時候,過往的種種片段、談話、打鬧,以及那些曾經走過的街道巷弄,都持續著喚醒那些沉睡已久的感覺,但卻隨畫面中的人物不再,感覺要如何變成感動。

打從出生,我們拼命記住身邊的所有一切,卻到了某個時刻,你感覺到一件事情,如果能夠被記億起來成為一種回憶,那是一種幸福感,是否在失去能夠共同擁同分記億的人,那種失落感,也同樣的油然而生。

那時,便有一種想法,如果當初怎麼怎麼的。也就因為「熟悉感」被抽離,所以感受到的「不熟悉」。使人陷入「記憶的牢籠」中,可是,當人們開始走向「不熟悉」的同時,卻也是在打開另一種新的世界觀。

好比,人生沒有走過低谷,沒有體驗傾盆大雨的感受,沒有經歷過失去一切的絕望,你不會知道,原來還有這麼一個「未知的世界感」。

世界並非都一定要全然朝向「美好」,有時,殘缺,不完美,反而更能襯托出生命的完整性。如果一個人一值呈現出美好的一面,那也必然就有你沒看到「不完美」的一面。但,那又如何?

也許,就是因為追求「完美」的過程,反而讓我們有不斷進步的動力。反而需要踏出更多的「不熟悉」,經歷更多的不完美與殘缺,才能體會到原來,解釋世界並不只有一種公式。

 

03活著的每一秒,都值得珍藏一輩子

對於人生記憶點的不熟悉,也有它的去別存在,例如,同樣都是面臨到低谷,一種是你的「好奇驅使」,一種是「突然性」也就是,你沒做什麼就突然感受到的。

第一種則是你拚進了全力,為了追趕上那成功的背影,到頭來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場空,甚至是失去了更多。

相對來說,後者往往是承受更大的打擊,但你不會知道的是,人生的精彩之處,並不是它有多精彩,而是在於它有多失敗、多痛苦、經歷多少的磨難,卻終還是能一一的突破難關。

其實人會想要繼續活著,就是因為內心裡對於未來還抱持著希望,即便自己察覺不出來,這種希望是寄託於你對某種事物的需要。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它是讓人知道我知道的我,我不知道的我等四個象限。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個概念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它所看不到的「隱蔽的自我」。

然而,有些人已經看到隱蔽的自我,也許是

因為被需要的驅使
因為從他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因為有了共同寫出的回憶

所以,你希望把這份感動繼續延續下去,即便知道未來的某天,這份思念會成為一種懷舊,你還是會毅然決然的走下去。

因為你知道,難過是一天,微笑也是一天。世界並不會因為你用什麼樣的心情有所不一樣,時間依舊繼續走著。

一但理解了,所有的迷惑,也不再是迷惑,而是你對世界探索的還不夠,「好奇心」的驅使,讓人們記億不斷增長,卻不曾迷失在方向上。因為任何的相遇與偶然,都有它存在的必然道理,只是我們太常用「完美」來看待所想要的。

當我們追求那完美的背影時,也許已經在身旁,或者是在路上。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