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fec72813048a0afedacdb52351b88_th.jpeg

385|《重構學習體驗》(4)激勵本質:相信人的潛能存在     共計 2,413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世事不能說死,有些事情總值得嘗試。永不輕言放棄,前方總有希望在等待。」是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的經典,任何孩子在不同的環境出生,同樣產生不同的性格與價值觀,但對於教師來說,任何孩子都有其無限的可能,會有其行為也許是家庭因素,或是生長環境所導致。如果只因為你所看到孩子就認定為孩子的性格就是如此,等同於是忽略了過程,只看結果。

如同每個來到監獄裡的人都說他沒有犯罪,因為他們都是追尋著自己所相信的事實而行動,這也意味著,當社會大眾共同認同的動機,即便是你想要反對,也會被外界的動機給打壓。但事實上,任何動機的產生,都是源自於個人的相信,正是這種相信,讓透過動機的驅使轉換成為一種名為「希望」的象徵。

也可以這麼說,當你無法看出一個人背後的希望時,你就只能創造一個環境讓對方相信希望的可能《刺激1995》 (肖申克的救贖)裡就說明了:「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環境本身會塑造我們所相信的事物,也就影響著我們所有行為背後的動機,一但不曾相信的事情被實現後,人們就會稱之為「奇蹟」。然而,奇蹟的出現都是由於我們背後的所相信的反向,也就是忽略甚至是不去想的事。

這麼說,人們的動機與潛能,不追尋著自我意識,從追隨共識時,就容易導致一項現實發生,所有人都人為生存在烏托邦世界的就是虛幻,與此實際的現狀有所不同,為了追尋心中的嚮往,便會不斷地探索與做出改變。

但是,當人們認為眼前的現狀就是所謂的最終真實,那麼人們探究其改變的可能就會隨著時間,逐步的消磨殆盡。如同人們在創設民主制度的時候,認為這就是民主,但卻忽略了一件事實,如果當民主是愚昧的,那麼只是加速團結分離的開始。

這也就是那些所有英雄名人之所以有所不同,都源自於那種「差異」的產生。

有些「差異」的產生是偶然性,有些則是必然性,卻不存在絕對的觸發,因為要觸發這種個人動機的啟動,並非是你透過外在的不斷激勵所產生,而是一種內在嚮往「差異」,並使其合理化的觸發點。

 

01動機不是激勵就能觸發

如果只是聽了類似心靈雞湯的分享,甚至沒有給任何的湯匙,這碗湯只是虛幻的,根本維持不了你內在動能的持續。就類似於被打了雞血似,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聽了許多,學到許多激勵信念,仍然產生不了自我激勵。

因為事實是:你無法被人激勵。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解釋的話就是:「我們無法去激勵別人」這也是所有頂尖學習設計者被須具備的基本認知。

我們無法激勵別人,如果你再否些時刻感覺自己被激勵,那麼就必須回到最初的論證來重新解釋,人們之所以相信自己被激勵,有其兩點:

其一,你所使用的激勵是不同維度的激勵
其二,當下激勵是環境給你的感覺,這種感覺背後源自於,你認為所有人也有同樣共識的假設。

前者必須從複雜度來說解釋,當孩子出生時,孩子總是不斷地問為什麼,因為這時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只有兩種評斷標準,一種是我接受,一種是我不接受。

如果孩子碰到與他內心世界不符的事實時,就會直接切換到我不接受的開關,進而觸發情緒的產生。

當孩子逐漸理解到世界並非是,非黑即白的選項後,還會有所謂的中間模糊地帶,這就代表孩子正在成長。

如果你不相信這世界的所有都是複雜,並且都是有大片面積的灰色地帶,那麼正也說明,你只是個巨嬰,生體雖然是成年人,但心智卻依然維持著黑白分明。

正也是有些人們可以對複雜的世界裡清晰地整理出簡單的定理,讓複雜便簡化後,人們便會依據此信念為事實的存在。如同亞當斯密對複雜的市場運作提出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作,或是愛因斯坦用簡單的公式來說明整套相對論。

那些把複雜化為簡單背後,源自於對這世界的好奇與想像,因為有此由內而外的動機來驅使個人不斷的研究,已使得最終所有的動機產生,是從最初的對象向的疑惑與想像開始。

當人們認為激勵有效,也只是因為你在對方的世界產生新維度的空間觀。

其實我這麼推論也會有些疑問,如果不同層級的激勵有效,為何還要說明「你無法激勵別人。」

因為這一切的假設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被激勵者本身想要被激勵,或者相信認同激勵者所激勵的想像。

例如,如果你不想聽某一種課程內容,即便講得在生動,你也無法有被震撼到的感受。

 

02激勵根本來自於理由與環境

當理解到你的激勵動能是無法被別人給激勵時,就只剩下一個結論:

一切激勵來自於個人本身

換句話說,任何有效激勵的背後,其實不是你在活動中的獲得,而是你自己本身給予自己被激勵的理由。

例如,當你在做任何事情時,你總會給自己找個理由說,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即便是微小的行為都算是,只是你難以察覺變成一種反射性行為,也就延伸到後來的習慣。

任何習慣的背後,也存在的最初做事情的初衷或理由,只是,有些時候你所設定的理由會隨著時間或環境的改變而有所不同。但整體來說,你還是會為你所做的事情附加某種理由的存在。

這種理由只有你自己知道。

前面有提到一個觀點,人們之所以會被激勵,源自於環境所創造的氛圍,或者說是共識,讓這項信念變成你覺得被激勵的理由,從而感覺到自己被激勵的感受。

可以說,不管事領導者、學習設計者或者是教師,當你想要藉由學習設計的過程來喚起對方的動機。本質上就是在建設你所期望的環境,而這個環境塑造的本身就是你所要給予對方的理由。

這也說明另一件事,領導者本身要想激勵他人,等於是個假命題,你真正能夠做的是塑造環境,讓對方在環境中產生存在的理由,喚起對方所認為存在團隊的動機。而這個動機往往並非是由我們最初設想的那樣,因為環境複雜性,你永遠無法知道什麼才是正確動機,即便是當事者也無從明白,即使是提出個理由,也只是對方表面上的感受,並非真實的感覺。

此外,要創造激勵環境者,必須擁有一項信念,那就是「相信人」。一但缺乏這一層邏輯,即使你設計出在好的激勵環境,或是給出多麼偉大的藍圖,你的行為與言語會幫你說明你的想法。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