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ing.gif

349|《為什麼企業的事,就是大腦的事?領導的科學與藝術》(4):你相信你的團隊嗎?領導者的正向引導模式共計 2,485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孩童大腦在發育的過程中,如果做錯了事情,這時孩子會依據父母的反應來做判斷。如果是非常緊張,並不斷的指責,就是在讓孩子的大腦聚焦在杏仁核的反應上,也就是本能;另一種反應是,用正向的角度來詮釋這件事情,孩子的大腦會降低杏仁核的本能反應,從而轉向高智能的思考模式。

也就是說,你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一件事情,其實就說明你是在用本能的獸性腦在思考,還是用高智能的大腦思考。同樣,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你的團隊成員,他們就會以你所想的呈現給你。

行為科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在校園開始開學習,實驗人員告訴老師說,這份名單裡包含了20%的學生,他們是非常優秀且傑出的學生。

這份實驗為期一年,一開始做一次測驗,另一次則是在一年後,再度針對那些學生做測驗時發現,那份20%名單上學生,所表呈現出的成績或表現都優於其他80%學生。

這份實驗最後總結出,當老師們知道這些學生是優等生,在教學與指導上,都更具有耐心與熱情來教導這些學生,所獲得的關愛遠比其他學生。

事實上,這些20%的學生,跟一般的學生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跟其他學生擁有相同的水平。然而,造成在一年後有如此大的差距,研究人員發現,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師對這些學生的態度,讓這些學生獲得更大的安全感與支持感,以至於更能夠激發出大腦內在的潛能。

以團隊領導者角度來看,你用什麼樣的態度或者眼光來看待你的團隊,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會趨向你對待他們的態度。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行為對照。

 

01你的看法決定團隊是否發揮潛力

這邊要更深一層理解,為什麼老師對學生的態度不同,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意願與能力的提高。

首先要先以反面來看,是什麼導致我們無法發揮學習的意願。大腦內的杏仁核是人體最本能的反應機制,當接受到任何訊息,一開始都會經由杏仁核,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長期處於不被信任,或者領導的態度度支持,就會激發杏仁核的思考。

當人腦處在這種狀況時,就無法發揮大腦的外部的皮質層來全面思考,也就是說,當下你只能使用大腦最基本的生存反應。

這可以說明,當人們碰到無法解決,或是不了解的事物時,當下大腦會判別成是一種威脅,從而使情緒陷入到最本能的情況,那是一種無法用理智來思考的過程。

相反,當老師願意支持學生,並且以相信認同學生的潛力時,那種潛能就會被激發。這說明,當你能夠信任對方,或者說,對對方的態度是認同的想法時,你就已經開始為團隊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

可以說,讓我們內心騷動不安的,並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我們對他們的看法。

 

02心念決定一切

對於團隊信任感的建立,一開始從領導者的態度來做為出發,是為了理解,團隊的外部作用靠的是由領導者本身的態度所決定。

相對於個人內在來說,要建立團隊信任感,必須先了解「心念」的力量。

腦科學家做一項實驗為了理解,當人們的想法轉變時,腦中是如何起到變化。

受試者一開始會看到許多悲傷的照片,例如一座教堂,兩排的人都淚流滿面,讓你看了感覺會很難過,這時科學家發現,腦中的杏仁核正在明顯的活躍。

接著腦科學家跟這些受試者講,你現在用正向積極的想法重新詮釋這張照片。當受試者接受到訊息後,腦科學家發現,受試者的大腦起了明顯的變化,外部皮質層開始活躍起來,同時掌管本能反應的杏仁核的反應開始下降。

這說明了,當人們用積極、正向的角度來重新詮釋看似悲情的畫面,反而讓整個大腦發揮最大的效能。

如同莎士比亞所提:「事無絕對的善惡,一切由心念而定。」我們用什麼樣的視角來看待,會激起你怎麼做出相對應的行為。

換句話說,當你在領導一個團隊時,你需要思考,即便團隊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要讓團隊自主發揮自身的解決問題能力,領導者怎麼引導就成了關鍵。

 

03情境的實踐

當理解了領導者的心態決定團隊的潛能的外部效應,以及要驅使個人大腦潛能的激發,必須從正向的角度來詮釋,最終,要讓行為認知回歸到實踐行為,需要清楚知道,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領導者需要透過引導團隊,重新詮釋新的積極性。

其中有兩個關鍵時刻:

第一,不知道
當人們在進入到一個未知的領域時,往往是不知所措,或者不知從何開始。

例如團隊的變革計劃,或者是引入空降部隊等,這些轉變都會造成內部成員心中的恐慌,也就降低大腦運作的效能。原因就來自於,要接觸過往所不知道的事情。

這時領導者所扮演的角色,是要讓團隊成員知道,這件事情的用意,或者說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以填補心中的那塊空缺。

也許,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告知,但卻可以從這個細節看出,領導者對於團隊成員的重視與態度。

一旦當人們知道這件事情的框架或是描述後,就等於是重新詮釋這件事情的用意,不僅可以幫助人們理解,還是幫助團隊凝聚向心力與信任。

第二,不敢做

如果對於過往有不好的經驗,容易導致團隊成員在執行時,無法跳脫框架來執行。換句話說,這些過犯錯的經驗,就是一種恐慌與恐懼陰影,領導者除了辨別事情不能跨出的原因,個人內心的經驗,也可能是阻礙團隊發展的一大阻礙。

如果是這種情況,除了先沉澱好領導者自身的心理,才能用正確的態度來做後續的引導,另一方面,找出這些過往經驗,把焦點轉向到未來的執行面上,也就是對這件事情的重新詮釋。

讓人們明白,不管過去經驗是好是壞,更重要的事聚焦當下,如何把事情重新詮釋,也就是打破過往的邏輯習慣。


總結

領導者有一項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引導團隊成員往正向的方向來思考。如果一直聚焦在錯誤,只會讓團隊不斷陷入到負向循環中。

這也說明,領導者本身的心態想法,會決定你的團隊結果。你怎麼詮釋,就關乎到團隊要以正向的角度來看待,還是從消極的層面來看待。

往往前者的思考模式,才能夠激發出團隊的潛能。並不是說後者沒有可操作性,但這種模式是需要在特定的情況,如變革與轉型時透過負負得正的概念,反而會達到另一種成效。

但是,回到領導者本身,你需要從團隊的基本來看,它就是一種信任體的構建,要讓每個人都具有信任基礎,你對於團隊的看法,會決定你所創造出來的團隊文化,進而影響團隊的成員是以本能反應的原始腦在做事情,還是能夠激發整個大腦以具備獨立思考來做判斷,而非只是做事。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