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Falham-745x497.jpg

 

共計 2,755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最近在《商業週刊》裡看到中國買台灣青年的相關報導,所給的待遇非常吸引人。但在這些政策的背後,你還需要從一個角度來看,那就是計畫性生育對於人口減縮的影響。

在網路上看到幾組數據後發現,中國在90年後(1990-1999)的人口數量,跟80後(1980-1989)的人口數下降30%,這批90後再與00後相比又降低20%左右。

也就是說,目前中國的勞動力人口正在由80後轉向90後,這導致30%的勞動力缺口,可以說明中國企業在招人時,已經比平常更難招到人。所以,為了解決人力上面的空缺,面對人才的需求心轉為更加的強烈,因為企業與企業競爭的,就是在比誰的組織能力更強,決定組織能力的,也就是裡面的人。

《組織能力的楊三角》更從組織能力來做分析,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一,組織的核心;第二,組織能力的三支柱。

《對手偷不走的優勢》裡提到,所有組織都必須清楚界定,我們的核心使命與價值,因為這些核心價值是影響成員的行為反應。

例如,迪士尼樂園的演員,被賦予的使命是創造歡樂,在核心價值則是安全、歡樂等,因為這些演員都知道在樂園裡的核心價值,所以在看見任何情況,都知道該怎麼去處理,因為那些價值觀已經深入到演員的心中,知道當碰到不同情況時,當下立即要做的反應是什麼。

換句話說,組織的核心,是幫助內部成員可以知道,即便是遇到超出規劃的事情時,該怎麼去應對。

如同品牌主張一樣在《品牌的技術與藝術》中提到,品牌主張是說明品牌的核心精神,也就是品牌發展的靈魂,即便有再多的外部的形象包裝,少了這種內涵,就無法從根本來做精神的傳達。人們看到商品時,也就僅僅是一件商品,而不是一項生命。可以說,打造品牌主張,如同在型塑一個人,所需的個性與特質。

同樣,對於每個組織來說,每個組織在最初創辦的時候,這種組織能力的核心精神,就是創辦人自己本身。《故事行銷力》裡就曾提到,要找尋出一個品牌故事,創辦人本身的經歷就是一項靈魂,但要先清楚知道,不是說歷史的回顧,而是要從事什麼精神與使命,才有了今天這樣的成果。

所以,對於組織的策略發展者,你需要思考,當你要提升組織能力時,什麼才是組織的核心價值,可以透過以下的面向來找尋:

組織存在理由?
什麼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現行我們的策略核心是什麼?
那些是讓我們贏的關鍵?

以上這是《對手偷不走的優勢》裡提及的組織核心來分析,另一個參考的模組是《從A到A+》中說道一項概念,那就是「刺蝟模型」,所謂的「刺蝟模型」是檢視那些卓越企業的發展,都可以發現它們所擁有的共同特徵,這些特徵是透過三個視角來決定:

你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
你們在哪些方面能達到世界頂尖水準
你的的經濟引擎靠什麼來驅動?

當初在分辨這兩組模型時,一直在思考,它們兩者間關聯,一或者要放到下一層的楊三角來搭配。後來,還是把這兩項模組放在同一層次來看,因為前者所提到的參考點,是基於團隊內部的根本,也就是核心使命、價值。

而後者所參考的點,除了從內部的優勢,還要從外部市場的反推到內部的發展潛力,以及市場的獲利機制。

所以,在找出核心的過程中,會主要以前者為主,後者則是在最後檢視的評斷觀點。但這時就會出現問題,如果一項核心無法達到當下獲利,又或者當前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成效,是不是就很難做出長遠的策略計畫。

 

釐清組織的核心後,接下來從三個面向來探討,什麼是支撐組織能力持續發展的關鍵,其中包含:

員工能力
思維模式
管理模式

這三者之間,員工能力可以從最初在招募時,清楚地分析出,哪些人才是你的團隊需要的。《Google超級用人學》就講述,在google對比培訓人才,它們更重視在最初招募人才的品質,但其實這也有盲點,因為google是知名企業,所以來應聘的人才,其水準與能力都有他一定的水平。

對於一般組織來說,你更要從一開始,組織的核心來思考,要打造你心中的理想團隊,到最具體的實踐,這些人需要具備的能力是什麼?以及相對應的特質?

如果是對於有一定時間的企業來講,更需要著重在未來,也就是人才儲備的角度來看,現在與到達那目標這之間的差距又在哪。

第二,思維模式,書中所指的思維模式,是指員工的思維模式跟價值觀。

但這邊可以再更具體明確的區分這兩者,因為「思維模式」跟「價值觀」這兩者是雖然都在同一類別,但這兩者還是有它的差異存在。

首先,我們要先清楚的定義這兩者,所謂的「思維模式」是一個人具備思考層面,與個人的格局與視野。

「價值觀」則是個人行為準則判斷,也就是引導你做事情的行為。這一部分比較趨向從《對手都不走的優勢》中提到的核心價值、基本價值、未來價值、潛在價值的價值來做區分,也就是在最初就先定義好,而在三角支柱的層面,則是來加以輔助到「思維模式」的解說。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其實是來自於任之間的差異。因為你認知上的頓悟,也許只是對方的基本功。換句話說「思維模式」的廣度與深度,是決定一個人他的行為決斷。

以組織的角度來看,「思維模式」的發展,會取決於組織對市場的連接關係來決定。假如你的組織是物流方面,所有員工的思維模式就著重在,怎麼配送到用戶的手中、如何更快,或者是降低投遞錯誤率等。對於餐飲來說,他們的思維模式就在對於用戶的品嘗過程,與體驗過程等。

可以說明,為什麼一些在同一個領域待久了,很難用其他領域的想法來解決問題,這也應證,那些跨界打劫的人,並不是最懂那領域,而是能夠串連起這些領域的思維連結。

所以,在「思維模式」的界定中,同樣可以區分成,核心思維、基礎思維、未來思維、潛在思維的面向,把思考的層面用不同領域的視角來檢視,也就是未來組織能力的基本功。


第三支柱管理模式,對於企業來說,並不是最強就一定會贏,而是你能否快速適應環境的變化,這就要回歸到企業內部的管理模式。

這邊要先釐清一個認知,管理模式是用來支持組織的發展與成長,而不是讓管理模式變成阻礙組織成長的累贅。

當一項政策的初衷都會是好的,但隨著時間久了,或者是實施後反而製造更多問題,那就是要調整再修正,而不是再繼續製造更多不必要的解決方式,從而創造更多問題。

所以管理模式必須基於幾個要點:

支持戰略
簡潔清楚
訊息流通
授權整合

每一個面向都包含了組織設計的核心精神。換句話說,這些是指標依據,內部的管理流程則需要依據各組織的核心精神來做搭配。

最近從回看《部落領導學》,與楊三角的模型做搭配時,會不清楚之間的關係,但後來逐漸釐清這兩套模型思考脈絡,對於楊三角的架構,是從組織能力的角度切入,這只是組織發展的其中一項環節。

對於領導學理所提到的,則是以組織變革的角度來看,但這兩者對應的發展時間是有重疊的可能。

當組織策略需要做調整時,組織能力也就需要調整,就如同組織的改造計畫。換言之,這兩者都有可能被應用在組織變革的環節裡。後續會再從這兩者同樣是組織變革的角度,進一步分析,兩者在變革的角度與思考的脈絡是怎麼找出轉型的契機。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