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economische-groep.jpg

最近從經濟學上學習到一個概念,那就是邊際的概念。如果從個人成長的面向來看,先有邊際成本增加到什麼程度,才會受限於邊際效益的影響,還是先知道未來個人邊際效益的多寡,來取決於我們願意投入多少邊際成本。

首先,要先理解邊際的核心是「新增」帶來「新增」的概念。

而邊際成本則是指,當每新增一個單位產品,所新增的成本就叫邊際成本。

邊際收入則是指多賣一個產品,你能夠新增的收入叫做邊際收入;邊際產量則是你增加一份的投入,所能獲得的產量叫邊際產量;邊際效用指得是你多消耗一個單位產品,所能帶來的新增叫邊際效用。

同樣新增的增長就會帶來某種效用的遞減,最著名的例子是,當我們吃第一個饅頭時,你會有很高的滿足感,隨著饅頭越吃越多,帶來的滿足感會越來越低,這就是所謂邊際效益的遞減。

所以,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用間的關係是相對的。當我們吃饅頭時,饅頭所帶來的邊際效益正在逐漸遞減。與此同時,我們每吃一個饅頭,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換句話說,當我們吃饅頭的邊際效用,低於邊際成本時,就不會再繼續吃饅頭了。我們人類在交易的過程中,就是在把這個過程趨向一種平衡態。

同樣套用在個人身上,如何有效發會個人價值的邊際效用極大化,這就會呈現另一種走向。當我們投入高額的邊際成本時,所帶來的邊際效益會在某個投資點停止,那麼這個停止點就是我們個人成長的極限,也就是所謂的天花板。

因為我們無法意識到當這個邊際成本再投入下去時,會產生什麼樣的邊際效益。

可以這麼說,以個人未來的成就來看,不適局限於當下單一時間點來看這件事情的投入成本是否高過當下的邊際效益,而是能夠用更長的時間週期來看這邊際效益的延展性。

在經濟指數中有個指數被稱為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 它是用來判斷收入分配是否平均的指標,當係數越大,年收入分配越不平均。首先,我們先理解這個係數是怎麼產生的。當1%的人擁有1%的資源,2%的人擁有2%的資源,3%的人擁有3%的資源,50%的人擁有50%的資源,這時就會畫出一條平等線。

另一種情況是,當1%的人擁有0%的資源,2%的人擁有0%的資源,3%的人擁有0%的資源,50%的人擁有0%的資源,最後那1%的人擁有100%的資源,這時就會畫從0-99都是平行線,到最後1的部分躍升至100的垂直線,這就是資源最不均的情況。

吉尼係數則是以上面這兩個極端線中間的面積做為分母,分子則是由各國的實際曲線與最平等等線兩條之間的面積做為分子,最終得出來的係數。

這時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當時國家的分配是否公平,但這就容易出現一個誤區,認為只要係數越低,就是越公平。

如果去研究美國在什麼時候基尼係數最低,可以發現到是在二戰期間,反觀,當戰後經濟越來越繁榮的時候,係數是愈來愈高。這意味著,當下所得出的數據,是在某個時間段的結果,並不是整體。

同樣,我們在看邊際效益與成本之間的關係時,往往會因為當下的時間段的認知,而決定了我們是否投入個人成長的邊際成本。

然而,要能夠看到未來的邊際效益,則需要用另一種維度來審視。就是「成長率」如果投入一件商品、課程或能夠獲得收益的事情,只以當下的結果來看,忽略了成長率,容易導致只見樹不見林的結果。具體來講,當我們以為指當一個現在擁有了什麼,就一定代表未來也是,但很大可能不一定是我們所認為的,因為忽略了這個人未來的成長可能,也就看不清其他更高成長率的事物。

從成長率進一步探究,什麼是造成個人成長率的結果,就是個人是否擁有越多清晰的概念與之間的關聯。好比當一個人只知道加減法,當要運算很大的數據時很難快速地計算出來,但這時學會了乘除法,讓自己的運算能力大幅提升。

前面所提到的邊際概念,就是一個例子,當我們知道這個概念時,在不同領域時,就可以用另一種維度來看同一件事情。

回到個人能否看到未來的邊際效益,來自於清楚明白地知道多少概念,並有效連結與使用,因為這些最終會是個人成長率的基礎。所以,這就會形成一個四維的空間,以邊際效益、成本、概念量與時間的呈現。隨著時間愈長,概念量不增加,邊際成本就容易高過邊際效益。另一種情況是,當時間愈長,概念量愈多時,未來的邊際效益就隨之增加,邊際成本就不容易高過邊際效益。

這邊就容易產生,當邊際成本不足以支付時,人們總是會嘗試用另一種方式來替代,而不是維持在一的定量,也就是透過未來支付現在,或者是現在以另一種模式來配得上當下的效益。

最終我們可以發現,將不斷讓個人成長的邊際平衡不斷拉高的要素,就是概念量,而概念量的增長,則是取決於個人學習力。然而,學習力的增長,則取決於投入學習邊際的成本是否低於收穫的邊際效益,而邊際收益來自於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眼光來看待收益的成果。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