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milyGuides_promo.jpg

教育的第一要訣就是順應孩子的想法再加以正面的引導。當我們發現孩子做的「不對」的時候別急著糾正。

雖然有時命令也能讓孩子接受正確的行為,但是強迫的壓力會讓孩子更多的選擇不合作,實際效果遠遠不如保持關注再加以正面引導的做法。

例如,我們跟孩子講了很多次的話,孩子卻無動於衷。這時我們就會開始動怒。這就是典型教育常犯的錯誤,我們成年人總是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忽略了孩童的視角,也就導致我們高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行為能力。

又比如我們在對話的過程中,用什麼樣的心態與情緒來面對孩子的提問與反應,其實都將會影響影響孩童未來的發展,例如當一家人坐著一輛車出遊時,當坐在後座的小孩指著路上的車輛時,並問這些是什麼。這時父母可以回答一句「那是車」就結束了,這是一種家庭的對話。

還有另外一種是,他們會在這之間做許多次的往返問答。例如爸爸說那種車是公車、那是計程車、那是救護車。然後父母還會告訴孩子說,什麼人會做什麼樣的車,等到下次再給孩子提問,喚起之前教過的知識。

我們可以嘗試給孩子多種選擇,因為有時候會自認為不重要的東西,對孩子來說卻是很重要的,但卻是我們的不重視,導致孩童用負面的方式來引起我們注意。

像是愛打人的孩子並不是天生就喜歡打人,而是孩子希望獲得父母的關注,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某次打別人家的孩子,讓父母開始關注他,這就無形之中在腦海中種下這種行為驅動。

所以避免孩子趨向暴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對這些暴力行為的過度反應,並以聆聽引導孩子來建立溝通。

結語

不管是對孩子的照顧,或者是對成年人的理解,都是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用什麼樣的情緒、心態或話語來面對其他人的時候,同時對方也就會像面鏡子,把我們所呈現的事物反映到自己的身上。

洞察力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透過對身邊事物一點一滴的觀察探究,理解每個行為背後的意義,才會逐步理解每個人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並且針對這原因給予相對應的回應。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