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Steve-Jobs1.jpg

現代的競爭朝向兩種,一種是深度;另一種則是廣度。一般我們只想走得快,但卻容易忽略了如何走得遠。

可以說,深度決定了一個人能夠走多快;廣度才能決定一個人能夠走多遠。

當社會愈朝向專業化分工時,就是一種深度的積累。這也是現在教育系統所培育出來的專才。但往往會因為只依賴一項技能,從而放棄掉很多種外在機會。

這就是所謂的路徑依賴,因為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透過這項能力一直不斷發展,就可以不斷的持續下去,卻也因為這些經驗被受限住。就如同《刺蝟與狐狸》中提到「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這一件大事,就是單一深化的職能。

可是,現在真正值錢的確是通才。我看到一份材料說,有人調查4500名CEO履歷表,發現他們總共從事超過三萬五千個不同的職位。

研究這就考察這些CEO之前所從事的職業多樣化程度,來判斷這個人是「專才」還是「通才」。結果發現「通才」更是受到歡迎,就以單一薪資來看「通才CEO」平均高出「專才CEO」19%。

但是,這就說明專才就沒有用嗎?那是因為在一種前提的假設下成立,就是外在的環境愈是可控和可預測,這種不斷刻意練習的經驗積累會隨著時間愈來愈有價值。

可是,如果環境局面是複雜多變,不可預測的,這種單一練習就顯得單薄。就像一則故事說老鼠除了要跑得比貓快之外,還需要學第二語言「狗叫聲」能比同儕更具競爭力。

其實,所謂通才,就是廣度的呈現,這種廣度來自於我們能夠用更多維的角度來看事情。馬雲也曾對如何判斷一個好的領導者:「從他的角度、廣度與高度來看事情的反面向。」

然而,回到個人來講,所謂的通才,就是樣樣都會就是通才?所謂通才,並不是說我會唱歌、跳舞、寫詩、烹飪等,這些只是滿足於自己做過;真正的通才,是你的價值,能被市場所接受,也就是有議價的能力。

尋找通才的路徑大致有兩類,一類是「以終為始」,透過未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斷去找尋相關的學習系統;另一類,則是事後總結出來的好運。

就如《快思慢想》的作者卡尼曼就曾說:「當你不知道你是誰的時候,你是你;當你知道你自己是誰的時候,你就不是你了。」

這次從如何學習通才的角度,來擷取Bernice McCarthy所提出的4MAT學習模式理論,如何讓我們從知識的萃取到應用的系統係解析。

 


Bernice McCarthy提出的4MAT學習模式理論,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四大典型過程,先把學習過程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份又有兩個關鍵點,就是在每個學習部分是右腦還是左腦的學習狀態。

首先,四個部分分別為,意義、概念、技能、調整適應。

學習先要解決意義的問題:學員為什麼要學習?

再告訴學員概念:是什麼東西?

接下來是技能:具體該怎麼做?

最後還要解決調整適應的問題:現實應用中遇到變化該怎麼辦?

理解完這四個部分後細部解析:

 

第一部分是意義

首先是連結,就是說要先給學員一個自己工作中息息相關的情境。接著再引起關注,就是假設你在情境中你會如何。

事實上,聚焦問題是先給學員一個切實地場景,並透過此思考。


第二部分是概念

接下來,學員就會展開聯想,激活長期記憶跟相關問題的記憶。

接著告知,這些知識的緣由、理論、論證,以理性思維來推理。


第三部分是技能

當告知之後就是實踐的開始,學員必須全身心、有意識地去應用新知。

新知熟練後,學員可以擴展,能夠變通,擴展延伸到其他領域。就是所謂的舉一反三。

 

第四部份就是調整適應

當學員使用一段時間後,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意識的優化,使其更加適應自己的習慣,更加適應自己應用的環境。

最後就是表現在,自然外顯的行為上,不再需要刻意使用,而是下意識。


結語

《將培訓轉化為商業結果》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於學習成果,不能只從單一個培訓課程來做辨別。而是要從事前的意義連結、管理層的重視到培訓後的反饋與指導都是很重要的一環。

也就說,這是一個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片段。真正要實踐所學,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那就是是否有創造相對應的環境來操作。就像是學習了英文,但如果沒有創造持續使用的環境,很容易會逐漸淡忘掉。

《哈佛商業評論》裡也講到,一項學習項目是否能夠有效改善績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習轉化的氛圍。

所以,要使自己成為通才,首先,就必須找到對的環境,找各領域的頂尖高手,理解、見識這些能人是怎麼應用所學。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從他們的視野看待這個世界。

arrow
arrow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