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力資源 (7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523|《戰略視角的培訓管理全景圖》書摘觀點|培訓者如何取得組織信任?.png
523|《戰略視角的培訓管理全景圖》書摘觀點|培訓者如何取得組織信任?

培訓落實在企業戰略,是HR或L&D在規畫學習專案的引領指標,更延伸出,培訓需要「上接戰略;下接績效」的學習設計理念。

《戰略視角的培訓管理全景圖》書中對於如何讓培運落地到戰略操作,是我目前看到對於這方面詮釋很完整的書籍,不論在整體的思路,以及案例的解析,都能完整理解到培訓價值是如何一步步做出來。

 

 

【1】培訓戰略與組織戰略的重疊

印象最深刻的是對於培訓者,要能了解培訓全景圖前的「組織戰略閉環」
,也就是戰略定位、戰略路徑、戰略執行。

其中在戰略定位中,這邊指的不只涵蓋組織發展的定位需求,還包含了培訓者的執行定位。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1|《識人用人:像管理資金一樣管理人》對人才的重視,將是這世代領導者必備的基本認知

成敗在「人」,這句話,帶進到企業中,無疑是成敗的關鍵,更是點出,領導者對「人」的理解與重視度,會決定企業以何種程度釋放出人的潛力。

過往在衡量企業的發展,通常會從「資金」這維度,來衡量企業是否有足夠的資源來發展。但是,資金能否被有效利用,發揮資金的價值,一切的「因」還是在於「人」。

photo-1513542789411-b6a5d4f31634.jpg

因為企業內的關鍵人才,會決定我們怎麼思考,用什麼方式,以及怎樣達成目標等層面,做出關鍵的評斷。

這也提醒我們,這個時代的管理焦點,除了關注資金外,還要以「人」的角度出發。

面對多變的環境下,人才管理將以何種新思想出發,這對於企業經營者,管理者與人力資源者來說,都將有新的思路與新的能力要求。

 

 

【01新時代管理思路的遷移】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Do1rkQg8Prfmp3R0dokw.jpg

501|《執行OKR,帶出強團隊》(1)組織設計OKR的3個階段       共計 3,674  | 建議閱讀時間 5 分鐘

如何快速掌握OKR的概念到上手成為應用工具,《執行OKR,帶出強團隊》書裡清晰的架構出OKR的實踐過程,並且了解執行OKR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並確實地呈現出具體行為。

隨著組織效率的效率化,績效管理工具也不斷的轉變,從最初目標管理(MBO),到關鍵績效指標(KPI),每次績效管理制度的演變,都在不斷強化個人的執行力。OKR的出現,又為組織創新的動力,提供一種新方法。

組織設計OKR的過程中,如何確保運行順暢,就不僅是執行單位知道而已,還需要讓每位成員都了解,OKR對個人來說有什麼影響。

接下來從OKR導入到組織時,會經歷哪三個重要階段,並且解析個階段需要關注的層面來全面解析。

執行階段1.png

01第一階段:降低對新事物的恐懼感

導入一項制度,如同在人們的腦海中,輸入一套制度。然而,一項新制度的運行,就需要有不一樣的行為來達到制度的要求,這時對於人們來講,如同離開熟悉的舒適區,進入到未知模糊的區域。

這時容易讓人們感受到不安、恐懼、憤怒等情緒,為了避免這種情緒產生,並影響未來在推行制度的阻礙,我們就要從「如何讓人們了解OKR?」的角度來思考。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0|《OKR:做最重要的事》(2)如何導入OKR,建設OKR所需分析3問題        共計 4,137  | 閱讀時間 5 分鐘

制度的誕生,來自於人的設計。這也就說,有什麼樣的人,就會設計出什麼樣的制度。同理,要判別制度設計的成效,就取決於制度設計者。OKR則是一群頂尖企業的傑出人才,以及適合這套制度的環境,讓這套模型的效果得以被放大。

理解OKR的全套思路時,初階學習者看到的是工具怎麼操作,或是應用在工作上;高階學習者會從這套模型架構來思考,OKR是如何演化而成;最頂尖的學習者,不僅是看到思路形成的過程,還要從環境的匹配性來思考。

這意味著,要真正理解OKR,就需要從知識面的概念、論述點與支持要素。此外,還要更深入一層探討,當初設計者的思路與文化環境的背景,才能夠通透了解到OKR是否能真正落實到組織。這個思路的源頭,來自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團隊適合OKR?」

photo-1512758017271-d7b84c2113f1.jpg

01什麼樣的組織適合OKR?

只有當我們清楚這套制度背後的基本條件後,在工具的應用上才能真正的上手。因為在導入這套制度時,最常碰到的問題並不在於工具應用上,因為OKR只是一套工具,本身並無好壞,而是「適應性」。只有在「對的人」與「對的環境」上,這套工具的才能真正適應在團隊裡。

接下來針對「適應性」的方向來思考,如何把這套模型帶入到組織裡,這時就要先認識幾個問題點:

最初設計者的思路是什麼?
當時的企業是在什麼樣的環境條件下發展出來?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99|《HR+三支柱》(2)人均效能:三支柱最終的價值來源     共計 2,458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HR三支柱賦予人力資源的另一種意義,讓HR不再於只是思考做了多少事情,而在於給企業帶來什麼成果,以也就是「創造」多少價值,更具來講是提升多少的「人效」。

不論是創業公司,或是大型組織,評價競爭力的方式不只是看規模、數量、大小等外部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人均效能」,也就是一個人能夠創造多少的產能或是利潤。這個概念如同「坪效」,每坪面積上,能夠創造多少的銷售額。

photo-1507679799987-c73779587ccf.jpg

人力資源管理大師戴維·尤里奇(Dave Ulrich)提出,HR三支柱的概念後,更進一步解釋,人力資源的效能,還可以通過這三個方向來強化。

當三支柱的模型被國際企業接受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三支柱模型不僅從原本人力資源的專業職能來看,更是在這些職能上面,以「方向」為導向,在通過這些職能為工具,以此來再造人力資源的效能,為組織開創更高的人均效率。

 

01新時代下,人資模型的再升級

一般在談論到人力資源的職能時,會從選、育、用、留等職能來管理,但這些職能的思考方式,主要是在單一視角的能力發展。換言之,在解決問題時,就會直接以這個視角來思考怎麼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企業面臨的管理問題與挑戰,往往需要從技術創新、資本融資、企業整併等方向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這之間的視野落差,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HR的角色定位。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1529119368496-2dfda6ec2804.jpg

495│《人才盤點》(3)培養後天領導力:如何鑑別領導人才的領導意願       共計 2,848 字 

擁有人才,並不代表能夠發揮人才資本,決定人才能否發揮潛力的源頭,來自「領導力」。也就是說,人才的根本問題,就是領導力的問題。

支持組織持續發展,「人才」為首要的戰略指標,其中又以「領導人才」更為關鍵。往往領導人才的行為、眼界、思想過程,能夠逐步影響到團隊裡的每位成員的行為與思想上。

如何辨別出領導人才,需要先思考三個問題:
第一,領導者是否能培養
第二,什麼是領導力的展現
第三,何種領導特質是最關鍵

這三個問題就是不斷在探究,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才,以及針對這些領導人才,該以什麼方向來培育領導人才。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1523958203904-cdcb402031fd.jpg

未來組織要邁向指數級成長,除了趨勢面的契合外,另一點就是內部系統的效能提升。提升來自三個重要指標,分別是戰略人才的配比、消費層面的價值鏈整合,以及個性化的數據驅動。

每一環節的綜合效應,才能在消費型市場中,突破現有的天花板,走向另一條競爭賽道上。

其中價值鏈整合與數據化驅動的基石,來自組織發展上的能力對應,也就是組織是否有足夠的執行力來發展戰略。

 

01提升組織效能的兩大思考面

從組織執行力來看,更深一層思考,就會挖掘出兩個核心指標,那就是「組織力」與「人才盤點」。

所謂的「組織力」,是針對組織裡個人行為的總和,這就好比,一群人聚集再一起,沒有共同的行為,就沒法發揮組織力;相對的,當人們在組織中,都擁有對於目標的共同「行為」時,這種組織力量才會激發人們達到不可能的目標。

另一個「人才盤點」的過程,主要從「組織的業務戰略」開始,一層一層的拆解。主要的拆分會來自「組織戰略」、「組織架構」、「相關業務流程」、「關鍵職位的人才績效與發展」這四大類型來做拆解。

換言之,在推行組織能力的持續發展上,就會落實到組織的戰略業務,這個業務的達成,來自組織的共同行為所產生的組織力,以通過拆解相關的組織項目來進行人才盤點。最後才會依據需求面來做人才發展與人才探詢。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oal.jpg

491│《這就是OKR》(1)目標管理到KPI,再到OKR的人文展現        共計 1,095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追朔目標管理的最初,就需要回朔到泰勒的科學管理,通過量化的方式,來思考怎麼強化效率。但是這種效率,反而缺少了人本的彈性,如同亨利福特所說:「我僱用一雙手,怎麼會來了一個人。」這時的管理狀態趨員工只需要完成特定的需求,就可以達到目標。

這時組織只要由上而下來傳遞訊息,中央化的權威式,最能發揮這種科學化管理的效果,以此

後來彼得杜拉克,進一步把「人文主義」加入到數字化管理的流程裡,這種人文主義展現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來與員工進行溝通,最終成為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的出現,讓人們有機會創造「溝通」的環節,通過了解、確認、回報等階段,逐步把管理,進階到「共識目標」上。

然而,當目標設定出來後,往往就成為目標,以至於人們不知該如何達到。換言之,當目標不能被經常拿來檢視,思考到現在行為時,就會降低效率,或是為了追求個體目標,而忽視了整體觀點。

就像福特的平拖車事件,幫高層認為一個小的修改錯誤,跟出事後的賠償相比,當出事故的情況發生,反而能更省成本。所以達到目標時,這時目標就欠缺了價值觀的判斷。

此外,目標管理的層級被逐步放大後,就會出現另一種問題,那就是溝通上的時差。當高層訂定好目標後,逐層逐層的傳遞,不僅會錯失反映時機,也可能在傳遞過程中產生誤差。

最終這些目標沒有經常性的更新,導致目標的成果乏人問津,更可能成為一組沒有意義的數字。最可怕的是,當這些目標跟績效掛勾時,任何一點創新、冒險的行為,都有可能被處罰,才會讓人覺得這種關鍵績效指標沒有用,或是無法讓團隊發揮原有的效率。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bama-farewell-478ec8a6.jpg

472|開展領導力-孵化信念的擘畫者:CHO之道-首席人力資源者的第二堂課          共計 2,378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團隊的執行力,就是領導的領導能力;領導力的驅動核心則是來自「尊敬」與「信任」。檢視一個領導者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就是領導者在破產,已經跌到的時刻,團隊的成員依然相信著領導者,並且願意把資源貢獻出來,再次跟著領導者從新開始。

然而,我們通常可以想像到,當一家企業破產後,還有多少的人願意再跟著領導者重新崛起。

這就回到一個核心議題「領導力是否可以被培養」。當你面對這問題時,內心所想得答案,會因為你相信程度的多寡,從而決定一個人領導力的極限,也就是你將可以達到多高的「尊敬」與「信任」。

01領導力發展的心態模型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對於人類心理學提出一個重要的理論,那就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無關乎智商高低,雖有些關聯,但並不是絕對。

因為真正取到決定性作用的是「心態」。這就是著名的「心態模型」,也是跟「刻意練習」概念同樣對於人類潛力的可能性,找到的最主要成功的源頭。

所謂「心態模型」就包含了兩種心態模式:

成長型心態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41477459249.jpg

465|《OKR工作法》(1)OKR的基礎:衡量方向下的結果指標       共計 2,286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OKR核心是方向指標,它的基礎是目標拆解,一層一層逐步解構。但不連接到績效考核,實際的引導向為激勵因子,績效考核則是由360度績效評估的方式來衡量,每個人的衡量依據,來自於OKR的成果。

談到激勵因子,就必須從赫茲伯格的雙因素激勵來認識,在工作的情況下,能否激勵一個人持續的動能,大致分為兩種類型,第一,保健因子,基本公司能提供到最高,就是讓人覺得工作環境上的安全;第二,激勵因子,這就是個人的自我實現的激勵。

當所有企業都能夠提供類似的保健因子時,決定人才是否持續在這的關鍵,就在於激勵因子。然而,激勵歸激勵,還需要意識到另一個議題,那就是激勵是管理上限,還是管理下限。

通常大企業有系統、有組織的企業,管理的是下限激勵,也就是一但有人犯錯就必須懲罰,因為這時的組織已經非常龐大,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影響組織效率的進行。

所以這時候的激勵就必須要設定出,所謂的管理下限,只有這樣才能持續讓組織穩定發展。

另一方面,所謂管理上限,意味著變化、快速的組織所需,因為這時任何創新嘗試,都有可能為組織帶來新的發展或突破。所以在激勵上,就是給於授權、創新行為的發展,一有突破性的進展,就給予獎勵,這種激勵就是在激發個人的創造性。

OKR就是在不斷追求最小可行性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讓結果更趨向市場所需。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目標拆解,最終形成一種使命意義的達成,這種時間斷雖然比願景來得短,例如一年,但卻是激勵目標達成的驅動法。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k.jpg

464|《4C法顛覆培訓課堂》(1)學習有效的兩大特徵:「邏輯性」與「提取性」       共計 2,581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7/38/55這個比例中,通常會解釋說,人們在溝通的過程,只有7%的比重,是傳遞給對比重,其他93%,則是由外部形象或是口語來決定,你溝通的有效性。

然而,當現在人們的溝通方式,從過去面對面,轉變到電話溝通,到現在的通訊社群軟體上的訊息傳遞。人們有效接收訊息的93%的比例,已經完全被隔絕開,而那7%則成了訊息是否有效傳遞的關鍵指標。

《重構學習體驗》中提出一個核心概念,對於現在的學習設計者來說,要從講師為主,的角度轉換到「以學員為主」的教學方式,並且以結果為導向的實際結果。

這過程中,就牽涉到了人們怎麼學習的議題,但是,過往的教學經驗,第一印象是,在一個空間裡,擺滿了課桌椅,直列列的排好整個桌椅,並且面向前方的黑板。

但可以說,這種教室排列的方式,只是為了要方便打掃,對於學習效果並無太大的關聯。因為真正決定人類是否學習到,它是對於大腦運作的深層理解。

雖然我們會被納93%的外在因素給影響判斷,但是,真正落實到學習的有效性,還是在於那關鍵的7%。亦即內容的邏輯設計,與推演過程,是決定人類學習的核心根本,這也是所有學習的第一性原理。

 

01學習有效的兩大特徵:邏輯性與提取性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121903233757.jpg

453|HR邁向CHO之道:首席人力資源的第一堂課          共計 2,188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經營一家企業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人」。管理中,最核心的本質又是什麼,這是「通過一群人,拿到結果。」的定義。從這兩個視角來看,能夠成為CEO都是「能力很強」的一群人。但是,這並不代表能力強,能夠被複製到一群人的身上,這就是「組織發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存在的關鍵。

在理解組織發展前,需要先釐清,組織的成長是由什麼來驅動的。從「蓋洛普路徑」(The Gallup Path)利潤驅動實際增長,這種利潤的來源就是「業務」。換言之,業務戰略的制定會影響HR戰略,再影響到財務戰略。

然而,如果僅從業務的角度出發,那只代表看到組織發展的一層,也就是「術」的理解。因為不管是制定業務戰略、HR戰略或是財務戰略,都還須回歸到「道」的層面來解析。只有理解了我們所謂的道,在之後發展的路途上,所產生的結果,才會知道一家企業是否能夠持續走下去。

 

01組織規模化下的訊息遞減

一般企業生存到第三年,會是一個分水嶺,因為這時驅動組織持續前進的動力,就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基礎,則來自於創辦人的基因,以及不同發展階段所需要的價值。

從這裡就可以知道,所謂的「道」就是我們常說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很多企業都會有屬於它的願景、使命與價值觀,但能否落地道每個人的心中,又會是另一個事情。

例如,當今天十個人、二十個人的組織中,你只要大喊一聲,每個人都聽得到,如果今天是一百個人,五百的人,或是一、兩萬人的組織裡,創辦人所傳遞的訊息,必然會因為人數的量,給稀釋掉訊息的精準度。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0951785_64057141.6147102.png

437|《將培訓轉化為商業結果》(1)終將被時代淘汰者所具備的觀點:解析學習低效的外部歸因與內部阻礙         共計 2,351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戴爾的70-20-10學習法則,對於員工的學習發展上,有70%由工作經驗來學習,20%是指通過輔導來獲得,10#則是藉由正規學習所習得。

通常在這學習模型上,最常會去注意到70%的學習效益,卻也容易忽略了10%的價值。例如,通常我們在讀一段文章時,只佔5分鐘的時間,但是這5分鐘的時間,則是喚起我們思考,省思的關鍵點,因為有了這五分鐘的基礎,可能有60分鐘的思考、推演,進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逐步的填補完善整個學習模型。

換言之,當學習的占比100%都是藉由經驗來學習,或者100%通過指導來學習,100%從正規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最終都有可能達到我們所設想的結果,只是所耗費的「時間」將會變成一種高昂的成本。

例如,如果全部藉由經驗來積累學習,從A級到達D級的時間需要花十年;相對於,透過經驗60%學習30%指導10%教學,達到同樣的成果,卻只需要一年的時間。

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在於,單一向度的學習歷程,是只會積累單一向度的學習類型。透過三種類型的綜合學習;培訓、指導、教育等三方面共同疊加互補,才能讓新行為的產生,能更適應當下的情境。

所以在70-20-10比例上,並不一定是絕對的比例,更需要從產業領域、變遷速度、組織文化等面向來反推內部的員工學習發展上,什麼樣的學習比例更能發揮「效率」。

 

01為什麼培訓無效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alyze-the-competition-and-get-ahead.jpg

436|《交互式培訓》(1)學習是成功的基礎,卻不一定會擁有         共計 2,690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實力至上的環境裡,要想爭取到往上層菁英,絕對數值來自於你的獲利多寡,要走上這條道,你要嘛不斷卓越,要不就是平庸的被淘汰。

《成功與運氣》書中提到一個觀點,大者恆大,這就意味著,成功的人只會愈來愈成功,而那些不成功的人,連沾到邊的可能性都沒有。

當一個人在早期被區分出,成功與不成功的關鍵,就來自於「運氣」。即便只有差哪麼5%運氣質,隨著時間放大,大者恆大的效益就會顯現出成功與不成功的現實感。

那麼,運氣又是怎麼積累,這是問題,卻也沒有答案,因為我們處在的世界就是一種非對稱性,這也是《反脆弱》書中的推論依據,一個人的努力程度,與他所獲得的回報比,絕非是正向關性,可能是對數型發展,也可能是指數型發展,這對於在不同的領域與環境中展現的曲線各有所不同。

同樣對於運氣來說,不是你多做了什麼,你的運氣就會增加,一切都是命。這就說明,不是你想往上層菁英走,你就可以走得到那一個領域,即便你擁有一定的思維層級,都還是會受到兩個關鍵因素給鎖死:非對稱的努力回報、運氣的大者恆大效應。

 

01一切始於相信

但是,為什麼還是要像頂層菁英來做學習,就是一個概念,「吸引力法則」當我們相信什麼,聚集在身邊的也都是擁有相同相信的人。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87911312_e08fb5b7cf_o-1140x600.jpg

413|《重構學習體驗》(6)能「交付」的學習,才是被深度設計的結果         共計 2,940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如果你看到小雞從蛋殼裡準備孵化出來,當下小雞非常的痛苦,感覺已經快要不行了,這時,你用手幫撥開蛋殼,雖然小雞馬上解脫,但是不到一小時,馬上就沒了生命。

任何生命都需要透過自我體驗,從自身的感知來做為智慧的生成。換言之,學習並,並非是一種單向式,而是主動式。只有出於自身的想要,學習才是有效。

所以在設計學習的探索時,你是要尋找對於新想法的內驅力,才能夠喚起學習的初心。

 

01定義,學習從何而來?

一切學習的背後,都隱含了一種訊息,那就是「某種情下的問題解決」。重點不是真正的問題,而是你當下的「情境」。這種解決,會隨著時間性質。長期、短期,緊急還是為了未來所準備。

針對時時間性,所產生的學習需求各有所不同。愈是緊急性的,愈需要及時有效性,也就是立即上手能用的學習認知。

例如,有一名腦科手術醫生,在對病人進行腦部解剝的過程中,如果還需要看腦部手術解剝不步驟中需要注意那些,這度種情況對於病人來說,可以一種挑戰。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BCG---Billions-in-talent-management-down-drain-19139.jpg.pagespeed.ic.JNr6-G5f9X.jpg

401|《BCG頂尖人才培育術》(1)你的成長速度,取決於學習的「質」跟「量」;解析BCG人才培育在時間效率的操作      共計 2,611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如果說出去旅遊的人都是在拍風景照,那麼有種人會拍的都會是廣告,你就可以知道他是做廣告的人。這也是頂尖廣告者跟一般廣告者的差別就在於,任何有相關事務的都是學習的範本。

通常在職業生涯中都會有「成長」的階段,但不是所有的成長都能夠達到相應的結果。換句話說,任何人都有可能成長,然而,決定你的成長的幅度,還需要從「成長速度」來看。

如果你成長的速度趕不上組織發展的速度,那只有淘汰的可能。這也間接說明,為什麼中國有所謂的「知識經濟」其背後的原因在於,整個市場、環境變化得太快,如果你不給出新的概念,都會被認為是過時的想法。

《組織能力的楊三角》中在提出組織能力是組織成功的基礎,再進一步分析組織能力源自於員工思維、能力與治理這三個層面。當一個組織要不斷突破現有市場份額或是進行所謂的轉型或創新,必然需要有新的組織能力的增長。

所以在選人才時,不會只看過去,還會去關注個人未來「成長潛力」,而這個潛力,指的是「在未來成長的可能下,個人能夠以多快的速度來適應當前組織能力的需求。」

也就是,當選人才時,如果個人未來潛力無法適應組織發展,就會導致組織能力的受阻,最終影響組織的發展與成功。

這就可以先總結出未來人才的關鍵需求:成長速度

然而,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能學習的時間就這麼多,要如何創造更高效率的成長速度。在《BCG頂尖人才培育術》中從「量」與「質」的角度來說明,在BCG裡面的人才是怎麼讓自己的成長速度逼出極限。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57575.jpg

395|《重構學習體驗》(5)績效為王:學習設計的點、線、面布局架構     共計 2,621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很多時候你聽一場演講,如果你聽不懂,那有兩種可能:

一種你層次沒到
一種講者真的沒有內涵

區別這兩個最大的關鍵在於,你從講者的話語中,你自己就可以聽出他是在講歷史,還是真有其邏輯結構,而非省略結構。

如同培訓項目如果沒有實踐落地,那們,等同於是在講幹話。

《交互式培訓》對培訓上,有兩個關鍵原則:「以學員為中心」、「以績效為基礎」這兩個認知,也是對培訓設計者必須思考的點。

以「學員為中心」的概念是從:你蒐集許多專業知識資料,將其總結節對方的認為,轉換為,在工作中實際會碰到的問題,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

從「以績效為基礎」是:把過去了解這個新方法的基礎,轉換成為如何正確應用。也就是任何行為背後都必須要具體的對應到績效的成果。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1118人資長_171120_0011.jpg

391|人資長論壇-阿里巴巴:阿里文化組織人力觀點與人才價值發展     共計 2,579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夢想還是要有,萬一實現了呢。」阿里從最初18人走到今天,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因為有夢,「夢想」也是驅動人類進步的唯一動力。

2017年阿里在杭州舉行的雲棲大會中馬雲說到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人們是因為看見而相信,但所有偉大傑出的成功者,往往都是先相信再看見。」

換句話說,任何一間企業、組織、團隊乃至個人,你要成功,都源自於因為相信而看見。

正也是因為有這觀點,當它落實在組織時,就會出現另一種驅動力,也就由人人的使命感來產生所有的行為。

可以說,阿里文化上,不管從組織發展還是到人才發展,都是以「人」來論點,進一步所衍伸出的核心就是所謂的追逐夢想,從個人乃至社會。

這次從傅紀清總經理的演講中會感受到,一家企業之所以能走的久,走得遠,不再於它的技術、或者是專業,而是在於一群人是否相信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這也是馬雲厲害的地方,即便聽過再多馬雲所說的話,它無依再傳遞一種信念,那種信念就是我們想信,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為這社會產生一點一點的影響,那怕是在小的改變,都足以讓世界因你而不同。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68243404148663.jpg

386|《HR+三支柱》(1)組織效率再提升:人力資源轉型再分工    共計 2,446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當組織規模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內部的人也逐漸變得愈來愈失控,這種所謂的失控,就是指得是在溝通與精神價值觀的失控,人一多,很容易讓團隊裡的聽不見真正重要的聲音,這也是領導者要面對的事情。

《組織能力的楊三角》中有個觀點說道,組織能力源自於團隊個人的能力,這也說明到一件事實,團隊成員的綜合能力侷限,是組織發展的侷限。

如果沒有持續讓團隊成員有持續學習與成長的空間,等同讓組織在競爭環境中,給更優秀的隊伍給超越甚至是擊垮。如同達爾文所提到:「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

最環境做出最快速變化,就已成團隊能否持續成功的關鍵。

從上面兩個層面的分析,其一,組織愈大,當初的文化精神與價值觀將難以船達;其二,個人能力的不成長與停止學習,是對個人乃至團隊持續進步的一到難以跨越的鴻溝。

這兩點也是我們再發揮「人」這個價值最重要的面向,也是人力資源部的價值創造。依據此價值鏈的串聯,從個人與組織能力來看,人力資源本身會更聚焦在三個層面:

人才:高度個人能力
文化:高度組織能力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nkedin-tips.jpg

381|《人才吸鐵石》(2)品牌一致性:雇主品牌與市場品牌的求同存異,共同進步    共計 2,316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鐘

雇主品牌的核心來自於企業文化與價值觀,同樣對於品牌行銷的基本,同樣是來自於企業的文化與價值觀,可以說,雇主品牌與市場品牌都圍繞在企業品牌的框架下。

一但理解了這一層邏輯,品牌溝通的流程,同樣可對照到雇主品牌的流程中。更加說明,市場行銷與人力資源有其相同的價值鏈。

Linkedin在《2016年招聘趨勢報告》中提到,41%團隊會與其他部門共同建設雇主品牌,其中與市場行銷部門合作的比例最高,達到43%。

從BMW、滴滴、麗斯卡爾頓、麥當勞、星巴克等企業中的HR部門,都有一項清楚的認知,那就是把公司文化、價值觀和職位行銷給潛在的候選人。

這意味著,因為「雇主品牌」的概念被提出後,HR與市場行銷部門有更多的合作必須要點,兩這是相輔相成的合作網絡。

首先從HR部門的角度來看,在校園徵才的過程中,不只是由人資部門來解說,很多企業都聯合市場行銷部門人員對企業品牌來講解,這種方式除了讓潛在人才可以知道企業的文化與價值,也同時了解企業的產品。

但這邊會出現一個問題,一但在朝聘的過程中,只專注在產品的行銷上,很有可能走向另一種極端,那就是變成一場產品發布,而掩蓋掉人才招聘的實際效用。

這就點出一個關鍵的問題,該怎麼與潛在人才做「正確的溝通」。而不是讓人們感覺到你是為了推銷而推銷,進而把雇主品牌的價值給稀釋掉。

文章標籤

咖啡加糖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